順昌城區雖小,但小巷彎曲迂回、樓房和平房盤根錯節,門牌順序無規則可尋。當時王國華從鄉郵段調整到市投段,對投遞門牌很陌生,他騎著自行車深入到大街小巷查找門牌,鞏固記憶,很快就熟悉道段的門牌。2006年城區大面拆遷改造,新舊門牌更換,使得很多街路名門牌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許多外地寄來的信件封面上仍然寫著舊址,給投遞工作帶來不便。為了保證郵件投遞的準確率,王國華事先備足功課,把公安局下發的新舊名址細細比較,逐個熟悉并牢記投遞道段中街道及門牌號變更的情況,在投遞途中仔細辨認新舊門牌,很快地對變化情況了如指掌,在投遞過程中游刃有余。后山路有位獨居多年的張宗貴老人在歷經數次的搬遷后,逐漸和外地唯一的親友失去聯系,當這位親友的“尋親”信件多次被退回后,特意致電該局領導,希望能幫忙重新聯系上老人。王國華得知此事后,主動請纓。一有時間他就查對新舊址,詢問小區居民,查訪知情人,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這位老人。當珍貴的家書交到老人手中時,老人流淚了,感激地說:“我以為這個世上再也沒有親人了,是你又幫我找了回來,謝謝。”
15年來,王國華共投遞報刊、信函近500萬件,無一差錯、無一丟失損毀、無一有理由申告、無一安全事故,實現“零差錯”及“零投訴”。投遞高考錄取通知書中,每當遇到“原址查無此人”的疑難信件時,他不是簡單地按規定一退了之,而是利用休息時間到居委會和公安局戶籍科,認真核對準確的地址和門牌,多方詢問查找直到再次妥投。他就是本著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共讓460封“死信”起死回生,送到收件人手中。
盡管這份工作風吹日曬,但是王國華卻從來沒有退縮過。15年的工作生活,他每天都“滿載而出,空手而歸”,郵袋空了,可王國華的心中卻是充實和滿足的。因為他每天都堅持不懈地把報刊送到千家萬戶,為自己也為他人帶去了幸福和快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27祈福雅安奉獻愛心 福州舉行賑災義演籌款四萬多
- 2013-04-25“情系雅安 奉獻愛心”將樂志愿者在行動
- 2013-04-22省紅十字會呼吁社會各界為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民眾奉獻愛心
- 2013-04-18福安十中開展“情系寧夏、真情奉獻”愛心捐款活動
- 2013-04-09肖毅:把生命熱血奉獻給熱愛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