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秋褲"大樓、吐舌露牙老子雕塑曝光,被網友吐糟之后,最近座落在河南洛陽偃師龍華歡樂園的一尊大背頭發型彌勒佛像的照片也在網上流傳開來,網友大呼雷人。
只見這雕塑金光燦燦,端坐在蓮花座上,其發型為現代的"背頭"。塑像右手持佛珠,肚子隆起,就像蘇軾在《赤壁賦》里的描述"袒胸露乳,絕類彌勒"。如此"不倫不類"的塑像,令人怎么看怎么別扭。
提到佛像,在我們的腦海中一般會浮現出和藹莊重的形象,寶相莊嚴、慈眉善目……這一類的詞匯都會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然而這尊佛像身軀、姿態都與別的佛像無異,唯獨這陌生的面相和大背頭的發型讓人受不了。后經樂園官方網站聲明,該像為企業創始人的人物肖像。
城市雕塑作為城市名片,也擔起了城市標志物重任。如何把它做得與公眾審美相契合,才是其存在的價值所在。雖然我們不否認鑒賞水平上,大眾審美與藝術家思維很難天衣無縫地契合。但是創作品絕不能低于大眾的審美底線,更不能讓老百姓接受不了。真正好的藝術品要讓老百姓心里清楚藝術家的作品用意,陪感城市文化的底蘊,切不可閉門造車,孤芳自賞,敷衍了事。
一個優秀的城市雕塑必須能喚起大眾的共鳴,能屹立在歲月之中,經得起時間的沖刷。在愉悅人民身心的同時,耐得住"咀嚼"。如果僅僅帶著功利主義色彩,本著阿諛奉承的目的,一味"求新、求變、求眼球",胡亂混搭,遲早必將倒在輿論的口誅筆伐之下。如果類似這樣的城市雕塑在創作準備期間可以多征求民眾們的意見,多增加交流反饋,形成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良性的思想交流,做到有所準備之后在動工。這樣既能夠贏得更多的民眾認可,又可以避免在"觀眾"不滿意之后修改、重建的麻煩與浪費,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城市雕塑如今在高樓林立,道路縱橫的城市中,日益起到調節城市布局平衡的舉足輕重作用。只有重視民意,才有助于城市雕塑的發展,才能建造真正具有藝術特質的,貼近群眾的城市雕塑,讓城市雕塑具備城市之魂,體現城市之韻。(劉鑫)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