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好人好事蔚然成風
?
本刊訊? “在別人的危難關頭,你一伸手便是春天,做好事并不難,更不孤單。”3月30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欄目用1分半鐘的時長以《福州:八旬老人摔傷路人齊施救》為題,報道了被網友稱為“溫暖哥”的臺灣籍學生紀名揚福州街頭救人的事跡,主持人李瑞英如是評論。這是繼去年“托舉哥”后,我省又一個正能量報道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3月22日,福州五四路上,發生了一場陌生人的溫暖救助:一名八旬老人突然摔倒,頭破血流,與他素不相識、在榕讀書的臺灣學生紀名揚沖上前,脫衣、墊頭、止血、送醫后,默默離開。經《海峽都市報》等媒體報道后,事件持續發酵,助人視頻點擊量超過數十萬次,引網友熱評,網友都叫他臺灣“溫暖哥”。大陸各大媒體及臺灣中時、旺報、年代新聞臺等臺灣媒體持續跟進報道,此事在海峽兩岸引起強烈反響。
新年新氣象。今年1月,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調研媒體時,希望新聞媒體把好導向,創新手段,為福建發展凝聚更多更大正能量。今年以來,我省各地各部門大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道德講堂”建設、“三關愛”志愿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呈現出了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濃厚社會氛圍。公益廣告宣傳形成熱潮。省、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縣級市)都成立了“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專門工作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和刊播計劃表,緊緊圍繞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生態文明建設和與人民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展開宣傳,《福建日報》刊播的《常回家看看——百行孝為先》、《美麗福建生態八閩》、《“光盤”行動 拒絕“剩”宴》,《海峽都市報》刊播的《禮先讓,我先行》、《節約無大小 涓流匯成河》等作品主題突出、形象生動,引起廣泛社會共鳴。春節元宵期間,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貫徹落實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精神,把蛇年過成了節儉年、生態年、愛心年和文化文明年。“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持續深入。1—3月份,全省共有11人入選“中國好人榜”、30人入選“福建好人榜”。“道德講堂”建設不斷推進。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門建設“道德講堂”近6000個,成為了廣大干部群眾省心悟道、凈化心靈的精神家園。“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全省各地共設立志愿服務崗位355個,廣大志愿者開展以助春運、獻親情、送文化、美環境等為內容的紅紅火火過大年志愿服務活動,參與春運志愿服務活動的人數達15000人次,為社會提供約36萬小時的志愿服務。
另據最新統計,自2008年以來,全省縣級以上各類先進典型達36000多人次,道德光芒閃耀八閩,好人好事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