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擬開罰"中國式過馬路" 屢勸不改的將被罰10元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18 09:41?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我來說兩句
相關新聞
廈今年治好不合理交通設施設置
既然可以罰,那么什么情況下做出處罰呢?在看待“中國式過馬路”上,有關部門傾向于一分為二看待問題:除了行人有過錯,斑馬線、紅綠燈、人行天橋等的設置,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不少行人設施待完善
規劃部門陳工舉例,僅就紅綠燈而言,就存在一個行人對紅燈秒數的忍耐極限問題。根據研究數據,我國的行人過街時忍耐時間最長為40秒,各地城市各有差異,但相同的是,如果紅燈等待時間過長,闖紅燈、不遵守交通規劃的行人也會隨之增多。
正因如此,早在2010年,市規劃局在14個路口推出行人“二次過街”,把人行道分成兩段,過兩次紅綠燈,等紅燈時間不超過30秒,以緩解路人的焦灼情緒,協調行人和汽車之間的矛盾,保障行人安全。
和紅綠燈相配合的有斑馬線、隔離護攔等。“斑馬線、隔離護欄既要保障出行,也要方便老百姓出行,合不合理需要進行考量,隔離護欄不宜過長,以免造成老百姓要繞很遠的路過街。”一位交警指出。
上述市交警支隊負責人坦承,廈門目前的行人過街硬件基礎設施還存在不足,慢行系統尚待建設。以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為例,老年人越來越多,有些地方的坡道和長度沒有照顧到老年人的需要;自行車依然存在,但在規劃和建設之時,一些天橋和地下通道考慮不夠充分。
“交通設施對以人為本體現得不夠,是產生‘中國式過馬路’的客觀原因。”交通問題專家、集美大學教授林地球直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17外地開罰單整治"中國式過馬路" 廈門第一單"難"
- 2013-04-17街頭藝術告誡市民向“中國式過馬路”說不
- 2013-04-16目擊"中國式過馬路":電動車沒有紅綠燈 只有路
- 2013-04-16老人過馬路突發高血壓跌倒 熱心行人上前救助
- 2013-04-16目擊"中國式過馬路":電動車眼里沒紅綠燈 只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