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書記勝似親人
“我們社區書記像自家女兒。”說這句話的人是十字社區的老人歐珠英,她口中的“女兒”是十字社區黨支部書記董寧。
歐珠英是孤老戶,10多年來怎么更好地安頓老人是董寧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丈夫和三個兒子因為肝病相繼兩年間離世,兒媳在兒子離世后也離開家。屋漏偏逢連夜雨,歐珠英在2000年初卻因中風導致半身癱瘓,董寧得知了歐珠英的特殊情況后,為祖孫二人辦理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意安排了送菜車將新鮮的蔬菜送到老人的家門口,聯系民政局為老人配備了輪椅,盡最大可能為老人提供便利。由于病情加重,今年家住福州的義女把老人接到福州進行治療。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卻時時念叨著董寧。
和歐珠英有同樣情結的還有山前街道石亭社區空巢老人王祖坎,71歲的王祖坎被石亭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德命親切地稱為“坎叔”。關于”坎叔“的來源有一段小故事。
家住石亭社區平和小區4棟11號的王祖坎,今年71歲,膝下無子女,原為百勝村村民,后城市拓展,家被征地拆遷,用補償款在山前街道石亭社區建起了一座三層高泥瓦房,前年在親戚和社區的幫扶下續建為四層半。2012年上半年,王祖坎得了一場重病,加之有些老年精神障礙,不愿意吃他人送的飯。“電視里常放別人在菜飯里下毒,我怕?!闭勂鹉菚r的經歷,王祖坎略顯難為情。“我只吃書記給我送的飯,他對我是實實在在的好?!闭雮€月,王德命堅持每天連同夜宵,送一日四餐,風雨無阻?,F在老人一年7000元的房屋租金一些用于償還債務,一些用于生活開銷,老人笑著說:“多虧了社區,多虧了書記?!?/p>
“社區現在有空巢老人34人,我們為他們建立了健康檔案,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托,提供上門醫療服務,此外,通過建立志愿者隊伍和鄰里互助隊伍,著重向生活自理困難的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務。還為特困戶提供每個月一百元不等的社區補貼。”王德命介紹。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