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車服務要跟進
如今,隨著“限摩限電”區域的再次擴大,許多市民希望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也能盡快從鼓樓區延伸至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以及馬尾區。臺江區的張先生說:“為推動市區電動自行車的規范化管理,降低盜竊率、交通違法率,減少交通事故,政府執行‘限摩限電’,我們很理解,但政府也要為市民出行考慮,不可一禁了之。比如臺江區的大利嘉城、中亭街以及各公交站附近等都是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如果這些地方也能提供公共自行車服務的話,我們的出行將更加便捷。”
“人、車流量較大的洪山大橋和金山大橋(含引橋)仍是此次受限之列,給往來大橋兩邊的居民造成許多不便。”家住洪山橋南岸的李先生說,如今,橋北岸楊橋路沿線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雖已設好,但利用率不高,而南岸尤其是福建農林大學到金山大橋一帶的樓盤眾多,這里的居民有龐大的出行需求,希望能盡快在金山閩江大道沿線設立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比如郭厝里公交站的聯通廣場旁有一處被行人踩壞的綠地就很適合設點。
據了解,目前馬尾區正著手公共自行車服務網絡的布點,預計首設9個服務站點;此外,福州市有關部門也規劃從國光公園到馬尾區沿江濱建造一條長20多公里的綠道,沿路將設置多個站點。
■記者點評
福州市3次實行“限摩限電”政策,似乎每次執行起來,百姓總有不少怨言。記者在采訪中獲得的信息表示,并不是老百姓無法理解城市管理者的初衷,而是他們的出行訴求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如果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公共汽車服務網絡四通八達、快捷便利,公共自行車租借服務布局合理、站點完善,人們能以廉價的交通成本與較低的時間成本實現出行需求,可能根本就無須政府的強制推行,“限摩限電”便可成為市民的自覺行為與自然選擇。服務優于管理,服務重于管理。作為城市管理者,當下更要做的其實是加快公共交通服務網絡的建設,讓市民真正享受到公共交通工具帶來的便利與實惠。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