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祭掃習俗悄然改變 鞭炮換鮮花花圈循環用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07 09:36? 蘇燕梅 毛朝青?來源:東南網-海峽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保護林木 黃絲帶代替松枝
上山掃完墓,折幾根松枝回家,懸掛在門口,祈禱接下去的一年能有好運——這個清明習俗在福州也延續了一千多年。近年,為保護林木,不少陵園呼吁市民少折松枝。福州三山陵園就推出了一項用黃絲帶代替松枝的服務。
工作人員介紹,黃絲帶代替松枝已經推廣了三年。第一年,陵園既提供松枝,也提供黃絲帶。去年陵園全面推廣黃絲帶,只提供少量松枝。而到了今年則只提供黃絲帶。“黃色代表追思,絲帶更環保,不會破壞林木。”工作人員介紹,經過三年推廣,如今,不少掃墓的市民已經習慣了把黃絲帶拿回家懸掛。
團體祭奠 免費花圈用完回收
今年,為了低碳環保,福州圣泉陵園還推出了花圈循環利用的措施。一些單位、團體祭奠英烈時,只需提前一天預約,就可免費領用花圈。
工作人員介紹,不少花圈用一次就燒了、扔了,很可惜。陵園此次集中購買了幾十個花圈,免費提供給一些單位、團體使用,用完后,再回收。等到其他團體需要時,換新的挽聯,繼續使用,減少資源浪費。
還有一些不文明行為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各大陵園時發現,仍有一些市民在祭掃時有不文明行為。
圣泉陵園的工作人員說,一些市民祭掃時,或偷偷摘花,或踐踏綠化,每年清明過后,陵園的綠化都需要重新修補。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則為陵園里的垃圾頭疼,“陵園里設有垃圾筒,但一些市民祭掃時圖方便,把去年的舊花隨手一扔。一些市民燒紙錢的時候,紙灰滿天飛,非常難打掃。”一家陵園工作人員表示,一些市民祭掃后,蠟燭、紙錢沒熄滅,人就走了,留下火災隱患。
幾家陵園呼吁,這些不文明行為看似不起眼,卻給陵園留下了大麻煩,望市民祭掃時一定要注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071200年前 福州的清明節本是快樂節
- 2013-04-07各地迎來清明小長假返程客流高峰
- 2013-04-04清明小長假加閩贛開數趟臨客 預計發送187萬人次
- 2013-04-04泉州清明時節雨紛紛 回來上班“倒春寒”要降溫
- 2013-04-04清源山:清明祭掃小高峰 交警指揮疏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