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崇尚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萬古長青的傳統美德。翻開五千年泱泱中華文明史,百家爭鳴,道德成箴;天地人寰,道德為大。道德二字源遠流長,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世間,萌芽,開花,結果。
當今世界,物欲橫流,道德的底線在不斷下滑。人們在驚羨于物質豐盛的同時,也鯁喉于人心之不古、人際之淡漠。因此,呼喚道德良知,見賢思齊,已經成為這個社會至盼。這就好比一盞明燈,始終屹立于道德塔塵之上,照亮人們迷茫的心路,在善與惡、美與丑的交鋒中,砥礪奮進。
那么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我們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每一件小小的善事做起,那么我們每完成一件善舉,我們的道德水準就會得到一次升華,我們潮濕的心靈就會得到一次晾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涓涓溪流,匯成江海。我們要善于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如果我們每天變壞一點點,到頭來必定是惡貫滿盈,遭人唾棄。因此,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意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每日三省吾身,不斷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慎獨謹行,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行道德,有動機;做善事,講效果。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達到荀子所說的“積善成德,圣心備焉”。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愈加彰顯。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輝煌。這說明“道德”對于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有著怎樣無以復加的重要意義?,F在中央也反復強調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將自己融入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滾滾洪流中。(姚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01將樂道德講堂巡回觀摩 規范課堂建設
- 2013-03-29省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廣泛開展“道德講堂”活動
- 2013-03-28新羅區組織道德講堂現場觀摩 推進道德講堂建設
- 2013-03-28荔城區國家稅務局首場“道德講堂”開講了
- 2013-03-28愛心接力傳承道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