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路令母親揪心
阿星上午上幼兒園,下午進太陽雨。
為讓兒子進幼兒園,星媽飽受委屈。她曾跑過三四家,當聽說孩子有自閉癥,其他幼兒園都拒收。前年,南俊路這家幼兒園同意讓孩子試試看,如果不合適就退園。幼兒園安排阿星直接從中班上起,這樣大一點的孩子可帶帶他,教他學會自理。
阿星與正常孩子相處,有時會發生沖突。一次,他不想讓另一個小朋友拿他的玩具,一把推倒對方,雖然沒受傷,但對方家長有所抱怨。這讓星媽愧疚,她既擔心兒子傷到其他小朋友,也擔心阿星受傷害。
還有一次,阿星進幼兒園后,星媽站在一處高地觀望。當其他孩子做完早操進教室,阿星還愣在操場不知所措。“星,快上樓!”星媽焦急地喊,孩子無動于衷。一群到操場活動的大班孩子看到孤零零的阿星,上前把他推搡在地,直到阿姨趕來把阿星送進教室。這一幕讓遠處的星媽揪心不已,她恨不得自己有雙翅膀飛過去幫助兒子。
再過一年,阿星就該上小學了。星媽擔心孩子能否被學校接納。這不是沒緣由的,在太陽雨學校,有好多適齡孩子就因自閉癥而被拒之校門外。即使能上學,家長也無法陪護,屆時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阿星將面臨不少困難。
“希望老師能給孩子更多關心,希望其他同學能幫幫他,也希望能有一個專門的學校,讓自閉癥孩子能夠上完小學和中學。”星媽說,她最大的愿望是,讓阿星學會自理和獨立,成為有用人才。
■相關鏈接
兒童自閉癥的表現
1.無語言型:通常會被誤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癥。
2.立即仿說:分為有變化有彈性的仿說、沒有變化沒有彈性的仿說。前者具有表達溝通的意圖,后者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3.延宕仿說:在一段時間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復某些字、詞、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非溝通性之分。
4.說話不帶感情:只是在告訴你,而不是和你談話,沒有正常說話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感受,不能在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了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10.很少發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問。
11.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復地念著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匯。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