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應止于“治”者
http://www.caoliu14.com?2013-03-31 08:55? ?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報道稱4月天然氣價格將上漲。陜西省西安、寶雞、咸陽等地出現市民排隊集中搶購天然氣的現象,有人帶板凳,有人帶救心丸,有人一次買夠10年用量。國家發改委稱,天然氣漲價消息是無稽之談。陜西省物價局也稱尚未接到國家發改委的任何天然氣調價通知。(《華商報》)
民眾誤信謠言導致搶購風潮的事情時有發生, 細探原因,還在于民眾的盲目從眾心理所致。水電氣等資源能源品,對民眾來說屬于剛性需求品,生活中須臾離不了,“事不關心關心則亂”,對其價格調整自然極為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口口相傳之下,就容易在短時間內大范圍蔓延,引發連鎖恐慌。當然,謠言的產生與傳播,也不排除有好事者或投機者的推波助瀾,制造謠言搞些見不得人的小動作,借以謀取不法商業利益。如此一來,心驚肉跳的民眾掀起搶購潮也就不意外了,其擔憂和恐慌心理理應得到理解與體諒。
面對這種情況,埋怨民眾盲目跟風或吐槽無良商家趁機黑心漁利,都只是過過嘴癮,于事無補。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需要“治”者——政府站出來,及時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紙及手機短信等媒介發布權威信息辟謠,披露事實的真相,讓謠言止于權威信息的公開,澄清民眾的模糊認識,消弭其誤會。另外,也要揮起重拳雷霆出擊,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對惡意囤積、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的人為行為,一經查出嚴懲不貸,還市場的正常秩序與社會的安定穩定。還要切實解決好衣食住行等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讓物價趨于平穩,避免漲價謠言刺激民眾原本就敏感的神經,讓老百姓少些心慌、多些踏實。
與此同時,就民眾來說,也要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不能輕信道聽途說,不盲目跟風,而要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詢問清楚事實情況再作打算。(陳甲取)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