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26日訊 陽春三月,漫步在東園鎮的茶斜村,整潔干凈的村莊道路,煥然一新的農民別墅,清澈見底的繞村小河,水波如綾,綠草如茵,讓人走到哪里都沉醉。
很難想象,過去的茶斜村污水橫流、雜草叢生,垃圾泛濫。而這一切的變化,是從2011年東園鎮實行村級績效考評制度以后開始改變的。
為進一步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增強村級工作責任感和履職意識,該鎮自2011年起就開始推行村級績效考評制度,以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如今成效斐然。東園鎮村級績效考評制度的建立,切實把村干部的“責、權、利”緊密地聯在了一起,徹底打消了少數村干部“混”日子的念頭,使東園鎮廣大村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風發生了明顯變化,形成了一種“搶前爭先、趕超一流”的良好風氣。正因為有東園鎮這一改革創新的考評制度,使茶斜村村“兩委”干部積極帶領群眾,匯集社會力量,以村莊環境整治為主要內容,投入200多萬元,硬化水泥道路,興建生態公廁,清理破舊危房、河道,全面整治環境衛生,進行美化、綠化,使村容村貌明顯得到改觀。茶斜村還建立了全鎮唯一的一座“幸福園”,解決了村里五保戶老人的居住問題。這一切的努力,使茶斜村終于在2012年度東園鎮村級績效考評中獲得了進步村的稱號。
村級績效考評的實行,充分調動村干部為民辦實事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工作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充分發揮村干部的作用,也有效調動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茶斜村被村民親切的稱為“環社河”的河道,原先因淤泥沉積嚴重,水質污染,連周圍的養蝦戶也抱怨連連,茶斜村村“兩委”干部與群眾自行籌措資金,對河道進行清淤和附近舊房拆遷,如今的“環社河”,早已是茶斜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東園鎮的村級績效考評中,東寶村連續兩年在全鎮評比中獲得前兩名。東寶村作為漳州市“富美鄉村”和我市“十佳優美鄉村”,它早已成為東園鎮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品牌,讓好村更好,讓落后村變進步村,以提高全鎮發展水平是東園鎮實行村級績效考評的一個目的。東園鎮黨委政府對全鎮實行村級績效考評,是激活村級管理細胞的一種創新,大大調動了村干部的競爭意識和工作熱情,使他們更加關心群眾和工作,各村相互觀摩學習,為扎實推進全鎮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