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綠帶覆地較窄時,休閑自行車道雙向寬度為2.5m,單向寬度不應小于1.5m。當綠帶覆地較寬時,“可騎”慢行道雙向寬度為5m,單向寬度不應小于2.5m。
濱水游覽道設置寬度一般不小于5m(可根據沿河地形條件具體設計)。休閑自行車道總寬度不小于3m(可根據沿河地形條件具體設計,一般控制在1.5-5m,單向車道控制在1.5-3m,雙向車道控制在3-5m)。
當綠帶覆地較窄時,游覽道系統可作并線處理,保留原濱河步道功能,沿江布線;當綠帶覆地較寬時,游覽道系統可作分線處理,可跑、可從林中穿行。
步行道寬度不應小于2.5m。原濱河步道寬度及結構較好的(寬度2.5-4m左右),一般保留原結構層及通行寬度,表面鋪裝作優化設計。
坐凳應滿足使用者的舒適度
根據《導則》,類似坐凳、花壇等小品設計應符合總體設計的功能和景觀要求,需與景觀場地鋪裝進行一體化設計,同時滿足人體工程學原理,滿足使用者的舒適度。
其中坐凳選用石材、木材為主,轉角處不應有尖角、銳角出現。坐凳需滿足人體工程學原理,基本高度為0.4-0.45m。為滿足老年人需求,沿線需布置滿足老年人高度需求的坐凳,建議高度為0.5-0.6m。同時考慮到冬天老年人的需求,建議部分原有石座椅增設木質隔條,增設木質靠背座椅。
基地以現狀高大喬木為主。花壇高度應適宜,一般高度為0.4-0.6m的花壇,可與坐凳結合進行設計,花壇應有排水措施。
對不影響總體景觀效果的現狀景觀亭、景觀廊架等小品予以保留,同時根據不同新舊程度,作整體清洗或翻新處理。
人行橋總凈寬不應小于6m。綠地內的主要園路、慢行道、園林建筑、服務設施等應提供多種標志和信息源。
停車場喬木枝下高度不得小于2.5米
《導則》還對如何種植進行了規范,要求停車場喬木枝下高度應為小型汽車不小于2.5m,大中型汽車不小于3.7m。行人通行場地,樹木枝下高度應大于2.0m。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