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潛移默化教他行善
當記者提出,想通過越洋電話,與紀名揚的父母取得聯系時,被紀名揚再三婉拒。“其實幫老人這事,再平常不過了,真的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去打擾父母的生活。”
“父母很少用言語教育我如何善良熱心,但始終都是用具體的行動潛移默化影響我。”紀名揚說,從小父母對他們就很嚴厲,但內心都很善良,只要朋友有難,他們都會盡力予以幫助。
他向記者講述了一段往事:有一回,他和父親一塊回家,在路邊看到一條死狗。父親二話沒說,找來了箱子,按照“狗要放水游”的當地風俗,將狗裝進箱子,買了些祭祀用品,一并放到水中,并告訴他“狗也是一條生命,切勿輕視”。
“溫暖哥”事跡在臺熱傳
“溫暖哥”引發的正能量,在持續發酵。而除了新華社、央視、中國日報、新浪等大陸主流媒體持續關注“溫暖哥”紀名揚外,臺灣媒體也跟進報道此事。《中國時報》、《旺報》等多家臺灣主流媒體,昨日亦在兩岸新聞中推出圖文報道,報道了臺灣“溫暖哥”紀名揚的溫暖救助事跡,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
《旺報》電子報以《八旬翁跌跤滿頭血臺生熱心救人》為題推出圖文報道:稱福州一名八旬老人路邊摔傷,熱血臺生紀名揚恰好路過,不但脫外套幫老人止血,指揮旁人聯系家屬,還陪伴就醫,事發經過路邊監視器“全都錄”,讓急尋恩人的家屬看得淚流滿面。此事近日福建媒體和電視臺廣為報道,贊揚這位臺灣年輕人的義舉。其報道內容及圖片,均注明引用本報報道。
“蠻值得鼓勵的”,臺灣東森電視臺駐福州特派記者陳學風表示,其實臺灣民眾都挺熱心的,這種見義勇為的事,很多民眾都會伸出援手。哪怕是高中生或年紀更小的學生,看到路上的老伯伯摔倒了,都會去幫助。
“我曾看到有行動不便的老婆婆過馬路,年輕的中學生、小學生都會主動去牽老人的手,一起過馬路。”陳學風說,這樣的情況在臺灣比較普遍,不止這位“溫暖哥”,還有蠻多人都愿意去援助。不過,大部分人可能會上前或幫忙打120,但這名“溫暖哥”全程陪伴在旁,不求回報,更難能可貴。
昨晚,恰巧來榕出差的臺灣年代新聞臺駐上海特派記者郭宸綺,看到海都報上“臺灣溫暖哥”的報道后,輾轉聯系上本報記者。“作為臺灣人,我們也很驕傲和感動。”她說,臺灣《中國時報》、《旺報》都轉述了海都報的新聞報道,她也希望能與臺灣“溫暖哥”取得聯系,跟進報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22東街街道舉辦“迎新春、送溫暖”慰問活動
- 2013-03-22一場陌生人的溫暖救助 五四路上青年搶救摔倒老人
- 2013-03-21屏南志愿者把溫暖送給留守兒童
- 2013-03-21屏南:結對子幫扶 溫暖送給留守兒童
- 2013-03-13父女15年街頭連拍走紅 溫暖父愛感動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