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村里人越來越少或成“空心村”
54歲的陳欽玉是琴江滿族村的滿族鑲黃旗后裔,他在這個村當了10年村支書。如今,村里像他這樣的滿族后裔只剩約200人,而整個村子的常住人口也只有429人。
“人越來越少是有歷史原因的。”陳欽玉說,他們的祖先被派駐這里時,清皇室規定“不得從事軍政以外的一切物事,旗營一切用度都由政府供應”。幾代下來,不論官兵還是家屬,既不會生產也不會經營。“辛亥革命后,以前由政府提供的用度斷了,全村人不得不外出討生活。”村里老人說,那時候不少人餓死。
陳欽玉說,由此村里年輕人就形成了出外討生活的傳統,年輕人一代代都出國或到外地,很多人都不再回來。看著村里老街上那些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老建筑,陳欽玉不無傷感的說,古村落不能淪為空心村落,應該有人住,“有人氣才能活起來”。
規劃:保護修繕古建筑 大力發展旅游業
這樣有價值的古村落,不能任其消亡。如何賦予這個古村新生?長樂的決策是:投入資金保護修繕,通過旅游開發吸引人氣,用人氣救活古村。
走在琴江村的旗人街,記者發現,現在的琴江村還保存著200多年前建營時的格局。村里的街道排列,讓人看后立刻理解琴江為什么被稱為“八卦城”。每條街都極其相似,兩排房屋相對而立,街道盡頭宛如死胡同,盡頭兩邊卻有小街橫過。然而,在這些木質的老建筑后頭,一棟棟剛建起沒多久的小洋樓甚是扎眼。
“村民為了改善居住條件,拆掉原來的建筑建起了樓房。”陳欽玉告訴記者,目前村里尚有三分之一的古建筑還保存完好。這些年,當地為了保護和修繕這些古建筑,每年都投入200多萬元。近幾年來,琴江村相繼修復、建成了八旗文化博物館、八旗廣場、八旗英烈園、八旗軍旅園、古兵房(部分)、四大名府(海軍和官宦世家)以及旅游專用停車場。
前來琴江村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去年琴江村共接待13萬名游客,散客和團隊顧客各占50%。在陳欽玉剛當村支書的2003年,這一數字是3000。
琴江村發展旅游業讓村民們嘗到了甜頭。村民陳偉在村口開了一家農家樂,專營河鮮和具有滿族風味的琴江小吃。隨著村里旅游發展越來越旺,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好。2006年,他的農家樂還只是一間平房,后來又加蓋了一層。“每天都要接待二三十桌客人。”陳偉介紹,為了迎合滿族村的旅游文化,他還將包廂進行了清式裝修。
今年初,長樂市還編制完成了《琴江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草案。規劃結合琴江村建筑具體情況,按照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類型,對村內的建筑采取修繕、維修、改善、保留、改造、拆除、新建等7類保護與整治模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18琴江:首批十佳“福州最美文化村”正期待被喚醒
- 2013-03-14廈門“最美女孩”搶救八旬摔倒老人
- 2013-03-12初春求愛季 鏡頭記錄世界各地的婚禮 最美植物園
- 2013-03-12全球最美植物園
- 2013-03-11"最美司機"高速上突發腦干出血 急剎車救下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