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拿著老照片回憶往昔,遠處就是糧食自給工程示范片
回憶起當年習近平同志視察時的情形,楊光印象深刻。他說,1997年初,東岱鎮啟動糧食自給工程項目,該項目是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向關心農村工作的習近平同志得知這一情況后,于1998年春天來到東岱鎮視察指導。
在楊光看來,習近平同志穿著樸素,為人和藹可親,一點都沒有“大官”的架子,隨行人員只有三四名,乘坐的是一輛面包車,從福州市區直接來到田間地頭,現場了解情況,不時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大家交流,探討一些措施的可行性。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到辦公室休息,視察完就離開了。”楊光說,習近平同志對東岱鎮糧食自給工程給予了高度評價與肯定,這給鎮里的干部帶來了更大動力,力求做好這項工程。
親歷者盼望習近平回來看看
據了解,東岱鎮位于敖江“金三角”范圍,沖海積平原面積占了一半,達10.5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氣候、光熱、雨量條件俱佳,本是發展農業的寶地。但過去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受洪澇災害影響大,加上作物品種、品質不佳,糧食產量低,農民收入少,有3個村要靠吃“返銷糧”生活,當地干部戲稱“守著‘金飯碗’到處討飯吃”。
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岱鎮糧食自給工程順勢而生。實施僅一年,示范片區周圍鋪上了水泥路,機耕機得以進入農田實施機械化作業,水稻畝產量超過500公斤。
此后,東岱鎮又利用政策扶持,從示范片開始,在全鎮范圍內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大力興修水利,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優化農業結構,先后引進了葡萄、龍眼、火龍果、枇杷等水果。
15年過去了,東岱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糧食早已實現自給自足。一些當年親身經歷了視察活動的當地老干部們,盼望習近平同志有機會再回東岱,看看當年在他大力扶持下的糧食自給工程,給東岱人帶來的幸福生活。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徐強 記者 李俊 文/攝)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