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發祥
新村美景花千樹,聯富風光果溢香。
這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一座恬靜雅致的“農民公園”坐落于村口,錯落有致的農家新房,村內村外果花芳郁、山茶青蔥……村民們有的荷鋤而歸,有的在果園內忙著清理雜草……
這里就是武平縣最大的庫區移民集中安置點,也是全省庫區移民新農村示范點——武平縣東留鄉新聯村紫斜崗移民新村。
昨日,新聯村黨支部書記溫凱珍高興地向我們介紹,今年將先后投入1200萬元進一步改善新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村莊改造整理、景觀美化綠化和產業培育發展等方面。
村民溫志光回憶說,紫斜崗原是一片荒山岡,這里的村民都是80年代初從武東六甲水庫移民過來的,當時建的都是土坯房,“前幾年,這里還—片破爛不堪,房前屋后到處是坑坑洼洼的臭水溝,破房旱廁引來成群的蚊蠅,天旱田無水,下雨滿土段流。”
而如今,站在公園涼亭放眼望去:幢幢新樓掩映綠樹叢中,戶戶樓頂新裝太陽能熱水器,寬闊平坦的村道在稻田中穿行,一個“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綠中、富在園中”的生態休閑新農村已呼之欲出。
昔日的一片荒山岡地,為什么會有如此大變化?
鄉黨委書記聶仰祿介紹說,紫斜崗現有庫區移民61戶368人。為了扶持庫區移民后期發展,這幾年在市、縣有關部門積極支持下,該村制定生態新村建設目標,規劃實施舊宅基地建設新房農戶52戶,先后籌措資金200萬元、村民主動投工投勞50多萬元等開展路面硬化、溝渠凈化、太陽能路燈亮化、村莊綠化、人飲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新建農民公園、庫區文化活動中心、移民創業基地等民生項目……
“富民產業工程給全村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聶仰祿說,新聯村制訂實施了“1125”移民新村產業工程,加大創業幫扶及就業培訓力度。如今,全村已形成“四季果、五色菜”生產格局,村民收入逐年穩步增長。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9500元,高出全鄉人均收入500多元。村民溫華珍說,他家種了水果3畝、烤煙10畝,蔬菜(含復種)15畝,年純收入在10萬元以上,“小日子是越過越滋潤了!”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