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為教殘疾孩子 漳州特教老師“妙手生花”
http://www.caoliu14.com?2013-03-11 11:15?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彩色絲襪在她手中轉眼變成美麗的花瓣
舊衣服、破絲襪、枯樹枝......在大家眼里,這些都是即將被丟掉的生活垃圾。但對今年43歲的鐘燕玲而言,它們可都是“寶貝”。她是漳州市聾啞學校一名極有耐心的特教老師,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手工藝品達人。
□早報記者 蘇凱芳 文/圖
舊衣碎布變成小公仔和花卉
鐘大姐用來制作手工藝品的材料,通常是一些廢棄的舊衣服和碎布邊角料。她用一雙巧手,把這些不起眼的廢品做成坐墊、靠背、洋娃娃的洋裝、小公仔、花卉、演出道具等。
走進鐘大姐的家,墻上掛著琳瑯滿目、花樣繁多的工藝品。客廳桌上的果籃里,有紅艷艷的“蘋果”、黃燦燦的“香蕉”、又大又圓的“葡萄”……它們都是她用廢棄的衣料做成的。
一些過時的衣服,經鐘大姐的手一改,加上荷葉滾邊或者改短,立刻就變成一件時尚的衣服;一些實在用不了的舊衣服,她就剪裁成坐墊、靠背、小手袋或者用來幫芭比娃娃做婚紗。
為聾啞兒童練就成手工達人
鐘大姐說,從兒時起,她就對針線活充滿了濃厚的興趣,15歲那年,姐姐開了一間裁縫店,她也開始做起了針線活。當時,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她學習針線只是為了幫家人補衣服,但縫縫補補間卻縫補出了創意。她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只小鴨子公仔,公仔里面全是碎布頭。
“那時候只是愛好做些簡單的手工藝品,后來,從學校畢業后,我成為聾啞學校的一名老師?!辩姶蠼阏f,剛開始學校里并沒有手工課,孩子們上課的內容較為單一,后來她漸漸發現,制作簡單的手工藝品能夠鍛煉這些殘疾兒童的耐心,開發他們的智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于是,她開始更加努力地鉆研各種手工藝品的制作,“我手把手地教他們制作手工藝品,他們每制作成一件成品送給朋友或親人時,就特別有成就感”。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