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永春地處晉江上游,除了肩負為下游送去一江清水重任外,由于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加上工業用地有限,一直以來在工業產業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該縣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包括輕紡鞋服、生物醫藥、食品飲料、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態旅游等綠色健康產業,特別是隨著海西建設的不斷深入、泉三高速的開通及雙永高速、廈沙高速的開建,重構交通樞紐的永春受到企業的青睞。去年,該縣大部分經濟指標增幅位居泉州市中上游;“五大戰役”完成投資110.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額是上一年的2.07倍、超億元項目比上一年增加16個,工業固定資產增幅全市第一;一般預算收入首次突破10個億,財政總收入15.5億元,輕紡鞋服成為該縣首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天沐溫泉、云河谷生態旅游、古樹名木濕地公園、碧桂園生態社區等4個總投資76.6億元的“三維”大項目正先后落地。
“近年來,永春縣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項目、好項目還是不多,支柱產業還不明顯,城鄉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欠賬還比較多,仍然面臨發展質量不夠高、結構不夠優、總量不夠大、速度不夠快、環境不夠優等現實問題。”林錦明介紹,永春正處于擴大開放的機遇期、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基礎建設的提升期、統籌城鄉的加快期,可以說是面臨著加速和提質、轉型和趕超的雙重任務。
據介紹,與全省各縣市相比,永春的憂患,不僅在于經濟總量不足,還在于“追兵”的緊逼,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從全市發展格局來看,永春的憂患,不僅在于所占份額小,還在于發展階段落后,面臨著追趕和轉變的雙重壓力。此外,在體制創新、人才支撐、城市和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也有較大差距;就全縣發展而言,永春的憂患,不僅在于跨越發展、轉型升級的壓力越來越大,還在于發展后勁不足、思想觀念相對落后。
為此,該縣指出,全縣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重大決策上來,以大討論活動為契機,深入思考永春發展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在正視問題、正視差距、正視原因、正視挑戰中,進一步明確新時期發展的定位、目標、方向、重點,在主動加壓、對標找差、填平補齊中切實解決體制機制障礙、思想觀念不夠解放、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為推動永春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