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游客在天門地區游覽。北京當日再次遭遇嚴重霧霾天,空氣污染嚴重,能見度差。 劉震攝
中新網2月28日電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28日在介紹今冬全國天氣氣候特征以及“兩會”期間主要天氣情況時,談及了引起大范圍、持續的霧霾天氣的兩個原因;他指出,節能減排可為減少霧霾天氣的發生,從根本角度上講,還需轉型發展,轉變發展方式。
在28日中國氣象局舉行的3月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去年入冬以來,中國北方和中東部頻繁出現霧霾天氣,這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種持續的霧霾天氣是否異常?公眾比較關注霧霾天氣對于身體健康有什么樣的影響?怎么防護?
陳振林指出,引起大范圍、持續的霧霾天氣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充分條件就是大氣環流異常,特別是靜穩的大氣狀態,在這種氣象條件下造成大氣中污染物不易擴散,不斷的積聚累積,造成霧霾,特別是霾,在于濕度大與霧結合在一起。靜穩狀態就是風不大,大氣層正常情況下是越接近地面,溫度越高,如果出現逆溫層,氣流就不容易擴散,近地層溫度低,容易造成水汽凝結,顆粒物更容易附著在一起,通俗講就是這么一個形式。華北地區,整個月份跟常年同期相比,這種天氣持續的日數達到了70%以上,也是多年來比較高的一年,這是一個氣象因素。
陳振林說,另外一個必要條件,形成霧霾有一個大氣成分——氣溶膠,大家最關心的是PM2.5,我看網上有人取中文名字,為什么1月份、12月份常年是多發呢?除了靜穩天氣多之外,科學家分析,中國常年背景值在這個季節偏多,大氣顆粒直徑小于十微米的物質,背景值遠高于歐美地區,濃度高,再加上受氣象條件影響,再加上排放增加,兩者結合形成這種霧霾的天氣。
陳振林指出,從1月份靜穩天氣出現的頻率,日數之長,這一點還是很異常,這種異常也造成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形成了霧霾天氣。
他介紹稱,對健康的影響,包括健康方面的專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關鍵是怎么防范,怎么預防,從氣象部門角度來講,還是要與相關部門做好預警聯動,完善健全機制,特別是要預測比如說高污染的天氣,靜穩天氣要發生,可能會造成持續性的,影響比較大的霧霾天氣,要做出預警,提醒相關部門做出措施。也在跟各個部門進行合作,專家也在研究,也在考慮怎么完善應急機制,戶外鍛煉防護措施,學校是否采取一些措施,都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來防范它的不利影響。(據中國網直播文字整理)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