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群眾,他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感情”
吳一心在筆記本里工工整整地寫著:“貼近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
惠安縣螺陽鎮(zhèn)金山村村民劉寶英的兒子在國道324線遭一輛大型貨車碾壓致死,肇事車輛逃逸。吳一心上任10分鐘,第一個接訪的就是她,吳一心鄭重承諾:“這事我一定管到底!”他重新成立調查組,輾轉浙、湘多省緝兇,還四處“化緣”,為劉寶英爭取到十幾萬元的困難補助。
“吳大是我見過的最沒架子的官。”劉寶英遇到無理纏訪的人,總是現(xiàn)身說法,“吳大是好人,咱不能給他添亂。”
螺城鎮(zhèn)富山社區(qū)65歲的吳達川,兒子在交通事故中身亡,原先已患腦中風的吳達川雪上加霜,癱臥不起。吳一心上門噓寒問暖,協(xié)調社區(qū)為吳達川全家辦理低保,為他的孫子籌齊學費,還幫他家辦理了住房補助。
吳達川雙手拄拐,來到交警大隊道謝。3天后,他收到了一輛嶄新的殘疾人專用車。這是吳一心不忍老人出行艱難,自掏腰包3000元買的。怕車子沒電造成不便,他特地多花1000多元配了一副備用電池。
聽聞吳一心去世,吳達川哭得肝腸寸斷:“我又死了一回兒子啊!”
吳一心先后慰問交通事故死難者家屬200多人次,幫助解決的問題不計其數(shù)。“對群眾,他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感情。他常說,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要讓群眾滿意。”惠安縣公安局局長林光輝動情地說。
324國道東嶺路段發(fā)生一起車禍。從上午10點到晚上11點,吳一心給情緒激動的死者家屬做思想工作,中間只喝了兩瓶水,啃了一塊面包,直到喉嚨嘶啞、兩眼通紅。最后,死者家屬不好意思了:“我們不怎么懂法,就想著多爭取賠償。吳大跟自家人似的貼心,行或不行都說到心坎上!”
2010年7月,吳一心推動惠安在全省率先出臺預防和處置交通事故引發(fā)群體性事故的意見,規(guī)定重大車禍肇事方必須先行墊付5萬元喪葬費,如肇事方一時無法籌措或已逃逸的,則由事故發(fā)生地鄉(xiāng)鎮(zhèn)政府墊付,事后再依法追償。
2011年,吳一心牽頭成立以人民調解為依托、以行政調解為補充、以司法調解為保障的交通事故調解機制,兩年共受理649件,成功調解626件,調解成功率達96%。他又力推成立縣法院交通巡回法庭,法官進駐交警大隊,方便群眾咨詢法律,為群眾節(jié)省了多次往返法院的時間和車費。
這位貼近群眾的警察得到了最好的回報。他到任的2003年,全縣因交通事故賠償引發(fā)群眾堵路9起,上訪21起;2012年,這兩項起數(shù)下降為零。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