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隨著物質水平不斷提高,人的精神也要跟上,我們不能在利益面前變得唯利是圖,奉行金錢至上。這需要雷鋒精神去喚醒心中的真善美,去弘揚社會正能量,讓社會主義價值觀深入人心。
50年前,毛澤東同志題詞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歷經半個世紀,雷鋒精神依然屹立,猶如一座永恒的道德豐碑。它非但沒有削弱原有的光芒,反而在各個時代都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道德魅力。
“雷鋒”離我們并不遙遠,八閩大地在不同時期都涌現過一批又一批雷鋒式的人物,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他們在生活中堅持助人,他們用自己的赤誠之心服務人民。
積小善可為大德,聚細流可成江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弘揚雷鋒精神融入實際工作,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為我們永遠的道德追求。從今天起,《熱線新聞》版再次推出“雷鋒精神在福建”專欄,歌頌許許多多我們身邊的“雷鋒”。
好人資料:
陳火木:仙游縣園莊鎮東坪村人,務農,照顧病妻19載,獲得2012年度感動仙游十大人物提名獎,入選2012年度福建好人榜。
蔡秀霞:仙游縣德安醫院院長,一位照顧精神病患的白衣天使,感動仙游十大人物之一,入選2011年度中國好人榜。
一個寒冷的冬日,仙游縣園莊鎮東坪村陳火木的石屋里,來了兩位特殊的訪客。他們是仙游縣德安醫院院長蔡秀霞和副院長林順興。“今天我們不要刺激他,就和他拉拉家常。”蔡秀霞說。
陳火木照顧病妻19載,去年5月喪妻之后,精神失常。
陳火木自幼喪父,和妻子陳素珠結婚10年后,妻子因為營養不良,患上了風濕病,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 陳火木一個人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你在,這個家就是完整的。我一定會守護你,照顧你到老,不管是窮還是富,健康還是疾病,永不分開。”他對重病的妻子說。
每天凌晨3點多,陳火木就起床,給家里的果樹除草。等太陽剛剛升起,他便穿梭在田間,開始勞動。回到家,他幫妻子洗衣服、洗澡,背她出門曬太陽。“母親疼痛時會大罵大叫,父親卻從來沒有怨言。”陳火木的兒子陳燕安說。
就這樣過了19年,妻子走了。“有個人陪著他,再苦再累都不怕,他的心里有寄托。現在母親不在了,我們又長期在外面打工,每天回到家,爸爸面對著空蕩蕩的屋子,心里難受,精神就失常了。”陳燕安說。
知道陳火木的事跡后,蔡秀霞十分感動。“19年如一日地照顧老婆,還要把3個兒女撫養成人,太讓我感動了。”蔡秀霞說。
在石屋里,蔡秀霞見到了陳火木。他穿著手織的灰白色毛衣、藍色褲子,雖然簡樸,但看起來干凈、利落,看不出有任何失常的地方。陳火木的精神很好,看到有人來看他,很高興,一下子就握住了蔡秀霞的手。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