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京津冀等地發布大霧預警,一名女子“全副武裝”在大霧中出行。新華社發
大霧預警
17日清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發布大霧預警。北京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空氣質量為中度或重度污染,一些市民在早高峰戴口罩出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發布數據顯示,16日夜間至17日清晨,北京全市城六區及周邊地區35個空氣監測站多顯示中度或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
海西晨報訊 據《京華時報》、中廣網報道,中國科學院近日公布了“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結果。研究結果表明,京津冀近期持續、大范圍的強霧霾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這是上世紀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而當年洛杉磯因此有800余人喪生。
人類污染物排放是“主謀”
研究認為,人類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內因,可以說是“主謀”。
專項組“大氣灰霾溯源”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說,本次席卷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污染物化學組成,是英國倫敦1952年煙霧事件和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并疊加了中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12000人喪生;而始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至少800人殞命。
建議重點控制工業和燃煤
在京津冀霧霾天氣的專項研究中,專項組檢出了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這在王躍思看來是 “最危險的信號”,因為這就是“洛杉磯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
經過源解析技術,這些包括含氮有機顆粒物在內的有機物被識別出了4類有機組分:氧化型有機顆粒物,主要來自于北京周邊;油煙型有機物,主要來自局地烹飪源排放;氮富集有機物,一種化學產物;還有烴類有機顆粒物,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和燃煤。其中氧化型有機顆粒物在整個污染過程所占比例最大,為44%,其余三個組分別占21%、17%和18%。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