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導報2月6日訊(記者 宋軍營 通訊員 葉東杰)春節臨近,面對琳瑯滿目的印刷春聯,泉州不少市民還是青睞手寫春聯。這不,不僅寫聯店生意火爆,一些書社的書法家也走上街頭,潑墨揮毫,每天送出千副手寫對聯。
寫聯店漸少 生意卻漸火
泉州市區中山路鎮撫巷的巷口有一個叫“墨齋”的寫聯店。68歲的陳君浦近段時間可忙壞了,因為訂春聯的數量太大。他說,每年的農歷八月份,他們就要開始準備買進紅紙,十月份就開始有訂單,一直到臘月底都忙不完。
這家“墨齋”寫聯店,是陳君浦的父親早年開辦的,已經50多年了。據中山路的一老者介紹,以前中山路寫聯店有30多家,如今就剩陳君浦這一家了。陳君浦的妻子吳阿姨說,這么多年做下來,最大的感受是能夠用筆交友,樂在其中。
在泉州西街的一條小巷口,也有一家生意紅火的寫聯店。這幾天,店主人廖建安加班加點忙到十一二點,一年到頭,要寫出2000多副對聯。
書社寫春聯 免費送市民
連日來,泉州西街小廣場熱鬧非凡,本土幾家書社自發前來舉行 “現場手寫,免費贈送春聯”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索要。北山書社、鳳池梧桐書院、起點畫室等都派出實力寫手現場潑墨揮毫,平均每天送出1000副春聯。
曾弗是廈門市的一位書法家,聽說泉州有舉辦義務送春聯活動,特地從廈門趕過來寫春聯,從下午3點忙到5點,一刻都沒休息。他說:“很累,但是很愉快。”他認為,泉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古樸的味道,泉州市民很認同書法藝術。
據了解,這幾天在泉州博物館、涂門街清真寺廣場等地也有免費寫春聯活動,他們或是書法名家自發組織為市民寫春聯,或是書法學校組織學生給市民寫春聯,成為泉州新年臨近的一道風景、一種氛圍。
手寫春聯 傳統不應斷流
在西街免費寫春聯現場,黃先生特地從城東趕來要了一副春聯。他說,手寫春聯能夠體現泉州文人墨客的文化底蘊,能夠體現春節的喜慶氣氛,要是沒人寫春聯,就會感覺很遺憾。
西街廣場附近的居民謝先生,對這一活動也是贊不絕口。他說,有一次去學校接孩子回家,遇到一名小孩子,他問孩子是否知道書法,誰知那小孩竟然一頭霧水。謝先生覺得這種事情很可怕也很可惜。他說:“書法是中國的一個傳統,不能斷。只有下一代欣賞書法、學書法,才能傳承下去。”
在涂門街清真寺廣場,就有一名幫市民寫春聯的12歲“小書法家”。她說:“我看電腦打出來的那些春聯很沒意思,手寫的才有過年的味道。”廈門書法家曾弗也說,手寫春聯,其中注入了人的靈氣,能夠展現書寫者內心的情感,它不像印刷春聯那樣,千篇一律、機械呆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