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民國時期的
四大拳派與武林宗師
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選取了民國初年到20世紀五十年代的時代背景,以詠春拳(葉問)、八卦掌(宮二、宮羽田)、八極拳(一線天)和形意拳(馬三)四大拳種為基本脈絡構建民國武林全貌。
四大拳派
形意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其短打直進用于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
八卦掌: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身捷步靈,隨走隨變,與對方交手時身體起伏擰轉,敏捷多變。拳諺說它“形如游龍,視若猿守,坐如虎踞,轉似鷹盤”。
八極拳:動作樸實簡潔,剛猛脆烈,多震腳發勁動作。正所謂“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詠春拳:少林拳之南拳的一個分支,攻防中多采用閃身、貼身、緊迫和緊打,動作敏捷,快速,剛柔相間。
武林宗師
詠春拳:葉問(1893-1972)
葉問是“詠春拳王”梁贊的高足陳華順(人稱華公)的關門弟子,以一人之力,把詠春拳推廣到世界各地,故被門人推舉為“一代宗師”。但他最為名揚海外還是在于晚年收了一個比他更出名的關門弟子李小龍。影片中梁朝偉飾演的正是葉問。
八卦掌:宮寶田(1870-1943)
宮寶田先師承八卦掌宗師董海川弟子尹福,后董海川覺得天資難得,遂以親授武功。宮寶田年輕時武功和勇名就已上達天聽,27歲時被光緒召入宮,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近身侍衛,清廷最后一任大內侍衛總管,加封四品帶刀侍衛。
八極拳:李書文(1862-1934)
據真實史料記載,李書文一生比武從未落敗,花甲之年猶能下場比武。其大弟子霍殿閣做過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師和警衛官,最后一個弟子劉云樵在國民黨政府警備隊服役,當過蔣介石侍衛隊教官和警衛。而與劉云樵同時跟李書文學八極拳的李健吾,做過毛主席的警衛。
形意拳:尚云祥(1864-1937)
尚云祥年輕時曾為清朝大總管李蓮英護院十年,后在其師李存義設在北京的沛城鏢局、保定的萬通鏢局主持鏢局。1931年受二十九路軍軍長宋哲元之邀,以形意五行刀技教練士兵“血戰喜峰口”痛殺日寇長中華志氣。武林中有句話叫做“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