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與徒弟李小龍合影。
曾任清廷大內侍衛總管的宮寶田。
文/特約撰稿 金滿樓
王家衛《一代宗師》講述了一個民國武林的故事,當時正值抗戰全面爆發前夕,武術界中風云激蕩,年事已高的八卦拳宗師宮羽田宣布隱退之際,其所擔任的“中華武士會”會長職位引起了各路武林高手的關注,其中既包括宮羽田的獨生女宮二及高徒“白猿”馬三,也有來自南方的詠春拳葉問等。生逢亂世,末日江湖,激烈而曲折的故事背后,王家衛將觀眾再次拉回了民國的武林并再現了一個宗師的成長史。
南拳與北拳
中國拳術向來有“南拳、北拳”之分,就特點而言,北方拳術大開大合,講究力量與勁道,其中如八卦掌、長拳、形意拳等,往往威猛有余而機巧不足,其氣勢有如北方之山川大河;南方拳術則講究技巧與速度,力道相對陰柔,其中的代表如詠春拳、洪拳、鐵線拳,其招數的快捷靈動似乎更符合南方人的身體稟賦。
宗師之外,更有宗師,江湖之外,更有江湖。按電影中的敘述,北方拳派代表、八卦掌門宮羽田是民國后有新思想的武術家,他反對以往陳舊的門戶觀念而主張武術南北融合、共同進步,他之所以率眾弟子南下舉行換屆大會,就是想借隱退之機傳位給南派武術大家,以實現“北拳南傳、南拳北傳”的夙愿。但讓宮羽田感到意外的是,非但南方武林人士對此不能理解,就連其弟子也同樣心存疑慮,結果一場混戰下來,南派詠春拳葉問雖然擊敗宮羽田及大弟子馬三,但最后卻敗在了其女宮二的“八卦六十四手”之下。
由于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民國實際上是中國武術的最后一個黃金時代,在這樣一個英雄輩出、風云際會的亂世,武林中也絕不止電影中所展示的“詠春、八極、八卦和形意”四種拳術,按宮羽田的想法,實際上是以推動“中華武術”為名目,在“南北合作”的倡議下謀求武林同道一起支持南京政府,共御外敵。
對此,南派代表葉問明顯不予認同。宮羽田以一塊面餅作喻,稱:“拳有南北,國有南北么?”葉問答:“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塊餅是個武林,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真管用的話,南拳又何止北傳?”換言之,在葉問的眼里,勉強求全、統一武林不過是“量”的拼湊,與其搞毫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倒不如重視武術本身“質”的“和而不同”。一場對話下來,二人境界及對政治的看法,高下立判分明。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