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關愛”進行到底
10年來,他已經在全市38個鄉鎮98個村莊(社區)開展了科普志愿者服務,并自費編印《關愛女性健康手冊》和其他科普等宣傳資料,約10萬冊(份),惠及群眾近10萬人次。
“關愛活動”匯民情
在從事農村科普志愿工作時,余億明接觸到很多失學兒童和孤寡老人,他都堅持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抽出一部分資助貧困的農村學生和農村老人。從他開始工作到2006年,受過他資助的老人和學生就有28人,資助費用近2萬元。雖然這些資助很微小,但他一直持續著他的“關愛”之舉,哪怕是在他父親患癌癥和妹妹讀技校急需用錢的時候。
多年的愛心行動也讓他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太渺小,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和孤寡老人太多了。他想科普志愿是一個志愿工作,而幫助農村的失學兒童和孤寡老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志愿工作。在經過幾個月反反復復的思想斗爭后,余億明終于下定決心要辭去機關工作,專職做志愿者,希望更好地開展志愿工作,通過自己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去從事志愿工作,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去關注農村的弱勢群體。
2006年10月,他創辦了全國唯一一家以“關愛”命名的文化館——龍巖市關愛文化館。從那以后,他為了籌集經費四處奔波,不停地穿梭于各大街小巷,厚著臉皮向企業家請求贊助。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必將能夠呼喚起更多的人來關愛那些正在貧困中求學的學子們。
余億明從2006年開始組織助學活動,每年都有幾十名學生甚至一百多名學生受益,得到幾千元的助學金。經他牽線搭橋募集的助學金達350萬元,資助了全市312名貧困農村學生、建立了一所小學教學樓、五所中學圖書館。并自籌經費舉辦了36 場次關愛活動,服務對象都是農村的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百歲老人、農民工子弟、殘疾學生,參與人數近千人。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