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談創建〕
?
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書記? 梁偉新:
以文明的力量推進“五個武夷”建設
?
一、明確目標,全力創建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整體文明程度和科學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含金量最高、綜合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1999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同時還擁有國家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旅游度假區等眾多國家級品牌。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既是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市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更是加快建設優美武夷、活力武夷、人文武夷、和諧武夷、幸福武夷的應有之義。
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經濟發展程度、民富程度,包括城市建設和管理,包括城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可以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民生工程,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對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拿出鍥而不舍精神,咬定目標不放松,狠抓創建不動搖,就一定能在新的更高起點上開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新局面,就一定能為推進武夷山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二、軟硬并進,建管結合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關系全局的系統工程,既要注重硬件的完善,也要強化軟件的提升。我們要認真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及操作手冊的內容,圍繞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創城責任書》確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創新舉措,全面推進,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要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硬指標、硬任務。我們的城市,不僅僅是指城區,也包括度假區和景區。去年,我們以“大干100天,迎接茶博會”為契機,高標準實施度假區綠化、美化、亮化、彩化工程。今年又完成了度假區到機場路段的拓寬改造,全面提升度假區的整體形象。城區立面改造已列入計劃,爭取在2014年前完成。以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我們累積了一些“欠帳”,這些“欠帳”既是城市居民所需,又是文明城市的檢查項目。比如,市民文化活動中心、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街道綜合文化站、12個社區居委會的用房和居民的活動場所等等,這些“欠帳”都要還。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重點推進武夷大道、百花路、崇安街、三洲路等的改造,要逐步解決12個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場所和社區居民活動用房,確保每年解決一批關系民生、關系城市形象的實際問題。在場館建設方面,要重點抓好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民文化活動中心等場館建設,各項目責任單位要倒排工期,全力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在2014年總評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市政設施方面,重點加強對城區和度假區市政設施的維護,對破損的電話亭、報欄、護欄、窨井蓋、路燈、垃圾箱等公用設施,該修的修,該換的換,并加大巡查和維護力度,確保各項市政設施功能完好,切實讓廣大市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創建工作帶來的新變化。
二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個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的環境、形象、品位往往取決于管理的成效和細節。近年來,武夷山市通過文明創建,城市面貌尤其是景區和度假區的面貌有了較大變化,但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相比,城市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下一步,要繼續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重點從城區和度假區市容維護、環境衛生、社會治安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從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集貿市場等難點部位突破,加快整治城市“臟亂差”現象,對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貼亂倒、占道經營等行為,要有重點地開展專項治理,切實消除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促進市容市貌明顯改善。要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抓緊完善城市衛生保潔、戶外廣告、商業門點、公共交通、車輛停放、社區服務、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機制,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權責下放、人力下沉”,做到常態管理、長效治理,切實解決個別領域、個別環節管理缺位的問題,比如,從2009年就啟動的“門前三包”責任制,為什么沒有落實下去?一定要查找原因,發現問題,著力解決。要充分發揮社會志愿者和市民巡訪團的監督作用,建立定期巡查督促機制。創城指揮部要組織各職能部門,每月開展一次現場點評,促進各職能部門履行責任,提高創城實效。
三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市民文明素質是城市文明之本。只有市民素質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才有堅實基礎,文明創建成果才能長久鞏固。今年,武夷山市啟動了市民素質提升工程,截止11月底,已有5000多人參加了市民素質培訓,其中包括個體工商戶、出租車司機、導游員、窗口行業等工作人員。培訓項目包括“了解我們的共同家園”、“做文明有禮的武夷人”、“志愿服務與溫暖社會建設”、“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等12個課程。一定要把這項工作持續下去,每年培訓幾千人,把創建“文明城”與培育“文明人”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倡導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引導廣大市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文明、守禮儀的良好氛圍。推進文明教育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活動,通過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要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突出抓好幼兒園、中小學和大中專院校的文明教育,通過開展一系列寓教于樂的主題教育和志愿者服務活動,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文明習慣,爭當文明行為的實踐者、倡導者和維護者。要切實加強文明勸導,旗幟鮮明地宣傳引導,讓廣大市民知曉應該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什么是文明行為、什么是不文明行為,并綜合運用教育、經濟、輿論等手段,制止不良行為和不文明陋習。公安、工商、執法、衛生等有關部門要拿出硬措施和好辦法,切實加大對損害市容市貌、破壞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的整治力度,該管的管,該罰的罰,該曝光的曝光,切實通過綜合的手段、有效的監管,來共同維護文明秩序,維護市容市貌的整潔有序。
三、群策群力,共促共為
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全民動員,全體動手,合力攻堅,形成共創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一要擺上重要位置。“千斤重擔眾人挑”,各部門主要領導要像抓經濟工作、項目開發一樣,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把手”工程,擺上突出位置親自抓,在全面把握的基礎上,突出抓重點、抓特色、抓薄弱環節,拿出足夠的精力,深入一線指揮工作。各部門要主動扛責任,把責任分解下去,做到領導到位、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全力抓好落實。
二要堅持齊抓共管。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涉及面廣、工作要求高,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責任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牽頭單位要主動聯系、主動負責,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搞好組織協調,有效推動工作落實。要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群眾團體、行業協會的作用,努力形成各方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三要廣泛宣傳發動。群眾是創建工作的主體,也是創建活動的直接受益者,文明城市創建需要全民動員、全市參與。宣傳、新聞部門要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開辟專欄專版、策劃專輯專題,搞好消息報道、言論評論、訪談座談,進行大力度、廣覆蓋的宣傳動員,使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統一到創建工作上來,使廣大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社區居民、農村群眾、學校學生、部隊官兵等都積極行動起來,投身于創建活動,人人都為創建做貢獻、添光彩,真正體現創建為民、群眾創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正在建設國際性旅游度假城市的武夷山來說,是一個推動,抓好創城工作,改善的是環境,樹立的是形象,提高的是素質,受益的是群眾。讓我們每一個武夷山人都自覺投入到創城工作中來,為“五個武夷”建設凝聚最有力、最文明的力量。
(本文系梁偉新同志11月29日在武夷山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有刪節,標題系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