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篇】
關鍵詞:優質校幫扶薄弱校繼續深入
縣域內教師校際流動有實效
為了彌合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學校的差距,義務教育均衡之路向縱深發展。
2012年全面推進城區義務階段學校“小片區”管理模式,啟動農村薄弱學校委托管理模式試點,帶動城鄉薄弱校提升辦學水平。
實施“農村緊缺學科師資代償學費計劃”,吸引85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實施“經濟困難縣農村學校教師資助計劃”,為20個經濟困難縣補充600名農村教師。
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11個試點縣(市、區)參與交流的人數均達到應交流人數的10%以上。
推進基礎教育“百千萬人才工程”,組織開展百名名師、名校長、千名學科帶頭人培養活動,培訓210名骨干校長和2000名骨干教師。同時,組織省級培訓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2800名、校長(園長)400名,選派300多名中小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到農村、山區開展“送培下鄉”活動。
全省87個縣(市、區)實現“雙高普九”,人口覆蓋率達97.6%。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23個縣(市、區)通過省級督導評估。10個縣(市、區)通過首批“教育強縣”省級督導評估。
【惠民篇】
關鍵詞:提前實施中等職業免費教育
加大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貼
2012年,我省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認真落實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讓群眾充分享受到了教育惠民的溫暖。
提前實施中等職業免費教育,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對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一、二、三年級在校生免除學費。進一步完善中職國家助學金制度,從2013年秋季學期起,將中職學校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調整為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省級財政投入5255萬元,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免費提供作業本,受助學生248萬人。
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安全工程,全面完成1238輛中小學幼兒園非專用校車更換任務。
省市籌措2.4億元,改善22個原中央蘇區和10個財政特別困難老區縣農村中小學寄宿條件并配備多媒體設備。
省級財政安排1.56億元,加大普惠性民辦園補貼范圍和力度,省財政投入448萬元將原蘇區縣城鄉符合條件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省級補助標準由每生每年100元提高到200元。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營養改善工程,今年全省投入1.78億元,惠及寄宿生近35萬人。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