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教育怎能回歸桃花源式“私塾”?
http://www.caoliu14.com?2013-01-22 16:29?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遠離城市的喧囂繁華,逃離升學和考試的壓力。近日,武漢7對父母放棄城市的優質教育,在鄉下找了一所廢棄的小學,自己教孩子誦經讀典、練習書法。7對家長坦言,此舉實屬無奈,只因對現行的教育體制失去信心,不得已只好去摸索一條能夠保護孩子們天性的教育之路。(1月3日新華網)
讀此新聞,讓人驚嘆。曾經當過老師的筆者,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慨:無奈歸無奈,教育怎么能“倒退”到桃花源式的“私塾”之中?!
相信許多人對我國古代的“私塾“并不陌生,它是開設于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教授儒家思想為教育方針,是私學的一種。中國成立以后,隨著新式教育思想的推行和發展,私塾自然被淘汰。
時代進步至今日,沒想到武漢七位家長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作出了如此匪夷所思的“桃花源式創新”。應試教育、看重成績不重視能力、科舉式中高考、忽視學生的愛好和天性等等,我們的教育確實存在著許許多多問題,但無論如何,這些不能成為回歸到私塾教育的理由!
這七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建立的“世外桃源”坐落在武漢市黃陂木蘭山腳下的一所閑置小學。兩層的教學樓的一樓被改建成各家宿舍,每家一個帶衛生間的單間,房里擺有高低床和書桌;二樓則是孩子們的學習場所。其中,幼兒活動室里,裝有一大片木板搭成的榻榻米,榻榻米上,有兩塊棉紗搭成的帷帳。看起來,確實非常溫馨。誦讀四書五經、數學、書法、英語等課程,全由家長授課,沒有考試,沒有壓力,沒有大量的作業,有的只是輕松自然和模仿父母學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1-22武漢7家庭自辦桃花源式教育 深山下讀四書五經
- 2013-01-15泉港區啟動"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書教育活動
- 2013-01-10福建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讓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 2013-01-09南安市聯星中學開展道路文明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 2013-01-08熊秀梅:走進科學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