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21日訊 (通訊員 林燕坤 趙偉達)新一年,漳浦將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按照“12345”發展思路,進一步調整優化林業結構,增強林業發展后勁,改善林業生態建設質量,著力提升林業現代化經營水平,全力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
優化“一廊”。 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提升百里花卉走廊。
創建“二個基地”。一是創建濱海紅樹林示范基地。在沙西鎮推廣種植紅樹林新品種無瓣海桑,計劃創建紅樹林示范基地2000畝。二是創建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控示范基地。采取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控措施,對沙西松材線蟲疫區周邊1萬多畝松林進行預防和除治,力爭至2013年底徹底消滅疫情。
打造“三個園”。一是打造漳浦農民花卉苗木創業園。以百里花卉走廊為軸心,沿國道兩側縱深拓展,規劃創建漳浦農民花卉苗木創業園,通過整合資源,在產業規劃、基礎設施、景觀配套、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完善提升,著力建設 “十個花卉苗木專業村、十個花卉苗木特色園和十個花卉生態休閑驛站”。二是打造生態郊野公園。堅持按照“政府組織引導、郊野公園規劃、民資民企運作、農業休閑開發”的原則,繼續加大生態景觀、景點、休閑娛樂設施等元素的配套建設力度,力爭建設成為一個集生產、觀賞、體驗、運動、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三是打造揚基生物科技園。以鐵皮石斛、金線蓮等珍貴中藥材為特色產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培育藥用植物。計劃在中西林場創建400畝的仿野生鐵皮石斛栽培示范基地。
實施“四綠工程”。一是實施綠色城鎮。大力開展綠色校園、綠色軍營、綠色開發區、綠色小區和城市公園創建活動,力爭在縣城新建300平方米以上中心綠地2處以上,新增綠地喬木片林面積占70%以上。環縣城林帶(片林)達34公頃以上。二是實施綠色村莊。在每個鄉鎮規劃新建面積達15畝以上的公園1個,新建300平方米以上中心綠地2處,新增綠地喬木片林面積占70%以上。三是實施綠色通道。堅持把沈海高速、廈深鐵路及國省道、縣鄉道的綠化美化工作作為山下造林的重點,綠化總里程達300公里以上。四是實施綠色屏障。突出沿海基干林帶和“青山掛白”和重點生態區位的補植補造,全面提高生態防護功效。
落實“五項保障措施”。一是抓機制,深化改革。深化林權改革,推行建設項目占用征收林地“占一補一”實行有償調補新機制,探討生態公益管護新機制,轉變林木采伐方式,力爭在加強生態建設方面有新突破。二是抓創新,調整結構。加快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森林旅游產業、林下經濟產業、花卉產業等主導產業。要強化林木良種引種、培育和珍貴樹種的推廣示范,調整林業結構,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升林業建設質量。三是抓管理,鞏固成果。強化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適時組織開展嚴厲打擊非法占用林地、盜濫伐林木、亂收亂購林木和無證經營加工木材等專項執法行動,切實維護森林資源安全。四是抓隊伍,轉變作風。要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為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五是抓服務,推動發展。要強化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通過舉辦業務培訓、發放小冊子、開展科技下鄉和實地指導等形式全方位開展技術服務,為高質量地完成造林綠化任務提供技術保障。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