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志愿者開展社區便民服務
學雷鋒·志愿者在行動
15年來,石獅志愿服務行動,從試點走向全國優秀,有如一顆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東南網-福建日報1月7日訊(本網記者李琰之)石獅志愿者,他們用真摯的笑臉、暖人的問候,為嚴冬送來了春天的陽光;他們用真誠的愛心,打開了緊閉的心扉;他們用切實的行動,讓“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理念薪火相傳。由石獅市志愿者聯合會全力打造的“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像一顆種子,深入人心,生根、發芽,并逐步向外延伸成長。
愛心需要倡導 行動需要集結
志愿服務行動在石獅市起步較早,早在1997年石獅市就成為了全省首個青年志愿服務行動的試點。
志愿服務的理念為大家所接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到2004年,志愿者到社區關愛孤寡老人時,還有鄰居圍觀,對志愿者的行為表示不解;在網上組織到孤兒院及風景區進行環保活動,也引起網友冷嘲熱諷,說是這些志愿者在“作秀”。
但志愿者們做的一件件實事,擦亮了志愿服務的金字招牌。經過15年的愛心澆灌和辛勤耕耘,石獅市志愿服務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日趨成熟規范。許多網友積極報名參加志愿者活動,許多網站都開設了志愿者公益版塊,石獅也涌現出眾多志愿服務團體。
然而石獅社會公益福利機構較少,只有一個孤兒院和一個敬老院,隨著石獅市民間志愿者團隊的增多,出現了各個團隊之間缺乏溝通協作的問題,比如去孤兒院、老人院開展活動,就常常“撞車”。而到了重陽節、過年或者學雷鋒日等一些特殊的節日,敬老院、孤兒院門前就更是車如流水。這種狀況也給這些慈善機構的管理帶來困擾,甚至有人調侃說:“過重陽,老人不夠用了;過了重陽,愛心人士不夠用了。”
吹響愛心“集結號” 定愛的規矩
志愿者帶來的都是愛,但是愛也要有分寸,否則“愛如潮水”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愛如洪水”。石獅志愿者們意識到是時候成立一個全市的志愿服務協調與指導機構,來統籌及引導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開展活動。
為此,石獅市文明辦于2012年3月17日牽頭成立了石獅市志愿者聯合會。聯合會下轄9個公益社團,并建立公共文明引導員、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反扒志愿者三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及各級文明單位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全市志愿服務隊伍共計275支。
聯合會成立后,一方面聯合會下屬志愿服務組織實行活動預通知制度,及時向聯合會報備將要開展的活動情況;另外一方面聯合會加強與各類組織的溝通,設立石獅志愿服務交流QQ群,及時通過網絡發布活動信息。同時建議社會福利機構建立探訪申請制度,目前石獅市福利中心婷婷兒童院已經開始實行探訪預約制度。
對于社會福利機構較少的問題,石獅市志愿者聯合會積極推動“志愿服務在社區”理念,把文明單位學雷鋒志愿服務隊與社區志愿服務站進行志愿服務結對共建,積極引導各類志愿服務組織走入其所在社區開展志愿活動。
愛心潮涌 如沐春風
從關愛老人志愿服務行動到“大手拉小手”扶幼助學活動;從關愛外來工子女義務家教活動到“保護母親河”環保宣傳活動……每次行動,志愿者踴躍的身影就是一道風景。曾國亮說:“無論我的年齡有多少,志愿服務永遠會是一股力量,讓我的人生更加有意義。”
志愿者的積極行動感染了更多的市民。如今石獅注冊志愿者有1.3萬多人,志愿者人數累計占建成區人口的10.6%。去年中秋節組織開展的“溫馨中秋關愛低保戶”行動,石獅市民踴躍捐款,僅用十余天時間即籌款29萬余元,為全市1996戶低保戶及63戶孤寡老人送去了溫暖。郭清楚說:“志愿就是奉獻,奉獻就是一種快樂,志愿就是不求回報,通過行動傳送愛的力量,撒播愛的種子。”
2012年,石獅市志愿者聯合會被評為全國優秀志愿服務組織,這也是我省今年唯一獲此殊榮的志愿服務組織。
了解更多海西志愿者風采,請登錄福建文明風網站(www.caoliu14.com)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