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紅會應接受更廣泛的監督
http://www.caoliu14.com?2013-01-07 16:18? 柯銳?來源:楚天金報
我來說兩句
楚天金報訊(評論員柯銳)要保證紅十字事業健康發展,區區一個17人的“社監會”顯然是不夠的。除了體制機制上的改革,還需要一套綜合性監督體系。
8日,記者從中國紅十字會獲悉,廣受關注的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已正式成立,并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據了解,在紅會成立的社會監督委員會中,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擔任社監委主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擔任副主任,王振耀、白巖松等15名各界知名人士擔任委員。(12月9日《京華時報》)
應該說,深陷信譽危機的紅十字會,能組建一個委員會來監督自己,這個態度是值得肯定的。正如委員王振耀所言,“作為一個準政府背景的機構,能讓社會成員來監督自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紅十字會在努力挽回之前在公眾心目中的失分。
然而,紅十字會可謂身染沉疴,特別是長期存在的不公開、不透明等問題深受社會詬病,如今成立了“社監會”,好像是把監督這個龐大的準政府背景慈善機構的重任寄托在一個由17位名人組成的委員會上,網友懷疑這種監督是否會奏效。
這種懷疑也是有其理由的。只是,在當下這間“百年老店”深陷泥潭、慈善事業萎靡不振的時刻,積極的建構應該比習慣性的質疑更加迫切。雖然紅會邁出的這一步是有瑕疵的,但這總比停滯不前要強。
在“社監會”問題上,獨立性不夠、組建時缺失公示環節是其不足之處。但是“郭美美”事件以來,紅十字會或主動或被動地在公開、透明的方向上的確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一改以前的封閉狀態,多次召開新聞發布會,舉辦開放日,發布微博,與公眾互動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9-17我選擇 我快樂(紅會版)
- 2012-06-08紅十字會副會長:紅會應成社會組織改革示范
- 2012-06-07紅會稱個人捐款減少因無重大災害 與郭美美無關
- 2012-05-29紅會副會長:“郭美美事件”推動公益組織改革
- 2012-05-11省紅會倡議捐助貧困重癥婦女 用于兩癌重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