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立足創建高起點? 保持發展高品質
——關于三明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三點體會
馬國防
?
近年來,在省委教育工委、三明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文明辦的關心指導下,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三明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至今,學校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先進集體”,曹陽飛宇同學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回顧幾年來學校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經驗與成績,有三點體會。
一、堅持科學發展,夯實文明創建基礎
三明學院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把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目標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建設發展的重要任務,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文明創建工作。
一是領導重視。學校黨委、行政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在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后,及時召開全校精神文明建設總結暨表彰大會,對2009-2011年文明創建工作進行全面總結,隆重表彰一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并對2012-2014年文明創建活動進行總體規劃部署,舉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盡各自所能,早日實現全國文明單位的創建目標。
二是深化認識。學校始終把師生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理念貫穿于創建工作的全過程,不斷激發師生參與創建的熱情,充分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形成文明創建人人有責、創建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進一步強化理論武裝工作,扎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高校建設,在全校樹立清風正氣,引領全校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整體推進,不斷夯實文明創建的工作基礎。
三是科學規劃。今年上半年,學校黨委、行政及時調整、充實了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頒布了《三明學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2012-2014年)工作規劃》。明確提出新一輪創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對創建活動的階段安排、創建重點、保障措施等進行了周密部署,并按照中央文明辦新修訂的全國文明單位新的考評體系的要求,對13個測評項目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詳細分解,明確了任務分工與責任單位。
二、宣傳核心價值,確保文明創建品質
一是推行全員育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才培養、教書育人和黨的建設全過程,作為學校教書育人的重點課題。在堅持探索和完善學校“筑牢理想、全員育人、典型引路、機制保障”為內涵的的思政教育新模式的同時,持續深化“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開展向曹云露、曹陽飛宇、郭遠景、游耿林和蘇春祥等身邊先進人物學習活動,堅持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科建設,全面應用典型引路案例教學模式,扎實推進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和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率先全省高校推行全員育人學生導師制,每位行政干部和教師都兼職擔任導師,參與到育人過程的各個方面,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親情化、全方位的指導和服務,“教師人人是導師,學生個個受關愛”成為自覺行動。
二是開展志愿服務。把弘揚雷鋒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廣泛普及“學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服務理念,把志愿服務精神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課題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各院系組建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切實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并積極創造條件,制定支持志愿者培訓、資金保障和表揚獎勵措施。
三是加強文化建設。全面開展走廊文化、樓棟文化、室內文化和實驗實訓場所文化的建設,不斷打造出新的校園文化品牌,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彰顯以“厚德博學”校訓為核心、以“艱苦卓越”辦學優良傳統為特征的校園精神。實施校園綠化美化、植綠護綠工程,改善校園生態環境,保持校園環境整潔,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校園文化景觀建設投入資金,充分展示學校的文化氛圍和特色、品質,形成學校文化建設的突出亮點。加強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精心打造一批一批優質校園文化產品,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拓展學生素質。
四是維護校園穩定。以“平安校園”建設為主線,健全和落實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校園穩定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預警應急機,增強維護校園公共安全的能力。全面加強綜合治理,認真落實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各院系各單位負責人簽訂的治安綜合治理與安全穩定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內部安全和治安防范管理,完善各項防范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安全責任事故和可防性案件。加大安全穩定宣傳教育,增強師生員工的法制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綜治意識,提高師生對人身、財產安全防范意識。
三、凝練教育特色,提升文明創建水平
一是培育先進典型。堅持典型引路、榜樣育人,培育出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曹陽飛宇同學,“福建省師德標兵”、“2008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曹云露教授,2009年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俞白樺教授,全國優秀教師周文富教授,2010年、2011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獲得者郭遠景、游耿林,201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蘇春祥等一批師生先進典型。
二是豐富教育手段。近年來,學校大學生黨員比例和高年級班級黨員支部設置率均位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學校編寫出版了《師德楷模——曹云露》、《在愛的陽光下——曹陽飛宇和他的同學們》、《山城高等教育的脊梁》、《德耀中華——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曹陽飛宇》等一系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廣泛開展深入生動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時,學校利用校史資源,融合區域內客家文化、朱子文化、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和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等豐富的德育資源,設計制作了以“風展紅旗如畫”、“大學之道”、“文明與精神的史詩”、“客家風情”、“閩水之源”等為主題的校園雕塑景觀,充分發揮地域文化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獨特文化教育功能。創作編排了以師德模范曹云露教授和全國道德模范曹陽飛宇同學為原型的校園劇《上大學》,把三明學院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搬上舞臺,以藝術的形式傳播他們高尚的精神,讓更多人被身邊的榜樣感動、激勵,形成崇尚典型、學習榜樣、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三是著力人才培養。學校注重發揚“艱苦卓越”的優良辦學傳統,堅持走以德促能、德才兼具的人才培養路子,扎實推進辦學轉型、結構優化、內涵提升和特色培育,辦學水平不斷提升,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教學質量工程穩步推進,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學生參加省級以上“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械設計等學科競賽和各類文化、體育、藝術競賽活動屢獲佳績,共獲得省部級各類競賽獎項597 人次。現有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117項,學生以第一作者名義公開發表論文95篇。
(作者系三明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