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濟困難,又遭遇不幸,云燕只能一邊想辦法一邊安慰母親。
核心提示
泉州晚報訊 剛從福建中醫藥大學畢業的陳云燕,怎么也沒想到,她畢業后面對的第一個重危病人,竟然是自己一輩子都難以報完恩情的母親。她一度以為,自己已經“扼住命運的咽喉”。她還幸福地謀劃,大學畢業了努力工作,多攢點錢,將一輩子辛勞的母親接到身邊生活。但現在的她,只能辭去醫院的工作,照顧做工時從高處摔下來導致癱瘓的母親。
昨日下午,在解放軍第180醫院住院部3樓骨三科,一邊替母親擦身,一邊講述自己和母親的遭遇時,陳云燕拼命抑制住自己的眼淚。
泉州晚報(記者廖培煌 黃楓 實習生陳俊超/文 陳起拓/圖)
女兒的心酸
母親獨自養家太艱辛
24歲的陳云燕惠安山霞鎮宣美村人,有個年長3歲的大哥。父親做石匠,母親務農,云燕的童年也曾多姿多彩過。
云燕12歲那年,石窟出事,父親被石頭壓到遇難。沒了主心骨的家庭,母親張秀越,以惠安女的堅韌,當小工,幫人家扛石頭,硬將兩個孩子拉扯大。
早年,一天小工工資三五十元,要撐起一個家,還要供云燕念書花銷,擔子不小。云燕書念得不錯,幾度因為家里拿不出錢交學費。親戚朋友不忍張秀越這么辛勞,也勸過她讓女兒輟學,但都被拒絕了。張秀越起早貪黑做工,攢錢供云燕念書。
懂事的云燕,高考完第二天便到工廠打工。放榜后,得知女兒被福建中醫學院錄取,張秀越喜極而泣。
在學校,云燕勤工儉學,打掃衛生、幫人看店,掙取生活花銷。寒暑假,偶爾回家,她幫媽媽收莊稼,晚上燒開水,為辛勞一天的母親洗腳。
云燕說,這幾年里,母親體重一直只有80多斤。
在惠安,許多農村婦女跟建筑隊天南海北跑,做雜工。外出的報酬會高一些,但工地活重,用鋤頭絆土,做上一兩個鐘頭累得不行;從樓下提桶土到樓上,一天跑個幾十趟,壯漢都受不了。見識過張秀越干活的工頭和房東,一邊稱贊一邊替她擔心:“干活這么拼,女人簡直當男人用了。”張秀越卻說,女兒大學快畢業了,辛苦值得。
云燕的大哥也很要強,他早早出來當學徒,做泥瓦工。
2010年暑假回家,云燕要幫母親洗腳時才發現,母親的右腳大拇指,沒了!追問之下,母親苦笑著說“小事,被石頭砸斷”,在醫院待了沒幾天又開工。云燕抱住母親,淚如雨下。那天晚上,她更堅定地告訴自己:等自己工作了,一定不讓母親再受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2-06超越血緣的母愛 無怨無悔悉心照顧喚醒沉睡兒子
- 2012-11-30照顧殘疾的婆婆和丈夫 外來好兒媳撐起四口之家
- 2012-11-29漳"最美女婿"照顧失明岳父30年 孝行勝似親生子
- 2012-11-24(身邊的感動)農婦金素慧24年照顧精神分裂癥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