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3日訊 (通訊員 蘇毅軍)10年前,因為一無錢財、二無村財、三無人才,南安康美鎮蘭田村曾被周邊一帶鄉鄰稱為“爛田村”。從2004年開始,蘭田村積極探索,依托“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平臺,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如今,這里幼兒園、小學、村部和老人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年村財收入突破了200萬元,是2004年的100倍;村民人均現金收入也由當時的7000元增長到了1.7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發展典型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村里還榮膺農業部唯一一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村,創建的“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平臺,正在大力向全省推廣,已覆蓋省內一半以上的村莊。
“蘭田村的發展離不開規劃的功勞。”談及全村的變化,村黨委書記潘春來介紹說,早在2004年發展伊始,蘭田村就集思廣益,在村這一級率先制訂了《蘭田村經濟社會發展十年規劃》,拉開了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發展經濟為核心,以保護環境為前提的新農村建設序幕。“8年來,村里建起了學校、村部、道路、大橋和標準廠房,總投資超過6000萬元。”潘春來認為,這都是全村人對照規劃“按圖索驥”的成果。
潘春來說,當聽到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時,全村的黨員干部情緒激昂。“大家都深信,在‘美麗中國’建設和泉州‘美麗鄉村’建設的雙重利好下,‘美麗蘭田’將加速實現。”因著美好期許,蘭田村立說立行,在11月中旬就召開了村民大會,征集意見,著手制訂《蘭田村建設美麗鄉村實施方案》。
“蘭田村經濟發展已經有基礎,但形象和內涵還有很多不足。”說到今后的發展道路,潘春來總結,之前八年的發展,蘭田考慮經濟富裕這一“實用”因素較多,今后則將在此基礎上,從“美麗”的角度出發,對蘭田整體形象和內涵進行再提升。初步的計劃是,立足現有的信息化平臺優勢和鄉村生態優勢,積極發展休閑農村,通過信息化技術和現代農業的融合促進,打造服務性、體驗式、創意化的新型農村產業,同時大力提升村民素質,致力打造和諧鄉村。“到時,你再來蘭田,就不是看一圈就走了,而是人美、環境美、文化美,還有一系列科技含量豐富的農家樂,讓人想住幾天再走。”潘春來說。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