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推動型
蘭田:“世紀之村”醞釀美麗嬗變
蘭田村不光自籌資金修路,還多方籌資建起了蘭興大橋,出入交通更加方便,發展的血脈更暢通。
走進南安康美鎮蘭田村,村口豎著一塊醒目的廣告牌——“世紀之村 農業部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村”。
近年來,依托村里創建的“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平臺,“蘭田經驗”已經在全國會議上進行總結介紹,今年省里將推廣應用“世紀之村”平臺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向全省深入推廣,目前已覆蓋全省一半以上的行政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乘勢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和泉州市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蘭田村這個信息化建設的老典型村,悄悄醞釀著一場產業與形象再提升的美麗嬗變,致力打造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美麗蘭田”。
八年探索 “爛田村”變成“明星村”
蘭田村曾經是人們口中的“爛田村”。2004年,全村村財收入2.9萬元,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歷史欠債卻有40萬元之多。
“2004年以來,蘭田不斷求索創新,終于實現了美麗轉身。”蘭田村黨委書記潘春來介紹,當年村兩委班子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研——先把蘭田的家底摸個一清二楚。在此基礎上,蘭田在全市村一級中率先制訂出臺了一份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的《蘭田村經濟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并積極整合資源,盤活土地,書寫了“依靠自己骨頭長肉”的動人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沒有資源優勢的蘭田,只有把信息資源做成財富,才能可持續發展。”2008年開始,蘭田重金聘請國內外資深學者專家,共同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如今,這個涵蓋政務、商務、信息服務的平臺已經成為蘭田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一業興百業旺。2011年,蘭田村實現村財收入277萬元,是7年前的近100倍;村民年人均收入2.7萬元,比7年前翻了一番多。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