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舊鎮舊城村鄭武章一家的幸福路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29 20:47? ?來源:漳浦縣委文明辦
我來說兩句
文明風11月29日訊 (通訊員 林燕坤 黃輝) “陳副主任,有您們的關懷和幫助,讓我們這個曾經風雨搖擺、生活窮困的家庭,再次感受了溫暖和關愛,讓我們再次對生活充滿希望……”這是漳浦三中高二學生鄭春燕寫給省計生委陳厚鑾副主任的信,簡單樸素的話語流露出的是對陳副主任不盡的感激和恩情,道出了這個計生二女家庭真摯的情感。
為了探索計劃生育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模式,我省通過開展“創建幸福家庭·千名干部結萬家親”活動,讓計生干部與基層百姓“結對子,做親戚”,幫助他們理清創建幸福家庭的思路,增強創建家庭的信心和力量,讓計生群眾零距離享受幸福家庭創建帶來的實惠,真正享受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溫暖。
劉玉珠是舊鎮鎮舊城村的村民,1990年,與本村村民鄭武章結婚后育有鄭曉燕和鄭春燕兩個女兒,包括公公婆婆,全家六口人擠在兩間簡陋的石蓋板房子里,除了靠丈夫鄭武章幫人開拖拉機和自己種田為生,家庭收入并不可觀。受農村“重男輕女”觀念影響,丈夫鄭武章一直想要個兒子,但政策的不允和困窘的家境卻讓劉玉珠犯了難。“生個兒子,我們還能養得起么?我們還有能力支付高額撫養費么?當地計生干部一直宣傳二女戶家庭有種種優惠政策,對我們家庭不是挺好的么……”
在當地計生干部的勸說和引導下,鄭武章下定決心,于1996年施行了男性絕育術,而此時,政府對農村計生二女戶的優惠政策如春風般飛進劉玉珠家,除了得到鎮政府一次性獎勵補助外,女兒每一年在學校的學費也得到相應減免,當地民政部門還增加了對老人的生活補助。他們還把政府的3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和5000元小額貼息貸款用于種植青棗和蔬菜,賺了一萬多元,國家的優惠政策讓劉玉珠一家生活有了改觀。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