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軍事創新提升中國自信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29 16:4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近日,殲—15戰機在“遼寧艦”順利進行起降飛行訓練,我航母平臺和飛機技術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面對中國這一重大軍事進展,一些境外媒體居心叵測宣稱殲—15戰機是國外某型機的“翻版”,誣稱我竊取他國戰機技術,呈現出復雜心態。
近年,每當中國武器裝備建設取得進展,總會有人戴著有色眼鏡,質疑新裝備來源、詆毀技戰術性能,給中國扣上一頂“剽竊”他國技術成果的帽子。前不久珠海航展上,一些外媒即諷刺我亮相的部分武器裝備存在“抄襲”嫌疑。
稍微懂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所謂殲—15戰機是外國某型機“翻版”完全是無稽之談。殲—15是我國自行研制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遂行制空、制海等作戰任務,是一款完全具有“中國心臟”和“中國氣魄”的國產戰機,也是我國防科技工作者多年來創新積累、集智攻關的結果。所謂中國“竊取”之說既在事實上站不住腳,大概也反映了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千萬不要低估了中國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是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的戰略重點。眾所周知,中國曾在一窮二白基礎上,研制出了“兩彈一星”,奠定了軍事大國的戰略地位。進入新世紀,在技術封鎖壁壘重重下,中國實現了包括新型戰機在內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我軍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實現了自主式、跨越式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學習、借鑒、融合的歷史。中華民族在開放融合過程中,一方面輸出自己的文明智慧,另一方面不斷學習借鑒、吸收融合世界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進步。但一些國家長期堅持對華敵視和防范態度,不斷制造所謂軍事間諜案、技術剽竊案,散布負面輿論,以圖加大對我技術封鎖和管控,遲滯和阻礙我發展先進軍事科技進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11-29“航母style”走紅彰顯國民自信
- 2012-11-29"航母style"上新聞聯播 網友:國家強大匹夫有樂
- 2012-11-27微博熱議航母style 福州網友紛紛“走你”(圖)
- 2012-09-28航母是維護國家利益必然的戰略選擇
- 2012-09-27揭秘中國航母女艦員:約占5% 有獨立生活區
- 2012-09-26"廈門艦"原政委邱新民:"廈門艦"曾給航母輸送人才
- 2012-08-28九華山下將崛起"總部"街 占地900畝造商務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