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龔小莞 實習生 楊飏)
【資料】
錫雕又稱瓜雕,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一門獨特工藝,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唐宋時期,泉州府的錫雕十分興盛,到明代形成專門從事打錫生產的“打錫巷”。而后,在動蕩的歷史環境中,這門手藝逐漸消失,只剩下零星的打錫藝人。
在同安,有一對專門從事錫雕的夫婦,他們師從民間打錫藝人學習傳統技藝,成為泉州府晉江民間打錫藝人李耀輝第三代家傳人李劍濘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同安傳統錫雕技藝目前入選了正在公示的第四批廈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家很驚訝
不知道同安有人做錫雕
鄭天泗、莊亞新夫婦早年跟隨老師傅學習打錫傳統技藝,制作一些用于婚喪嫁娶、饋贈親友的錫制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得知臺灣有一位出身“錫器世家”的陳大師,祖籍同安縣。100多年前,陳大師的祖先帶著同安的制錫工藝到了臺灣,傳承至今。看到陳大師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作品,鄭天泗夫婦嘆為觀止。他們決定,在同安延續已斷層百年的錫雕技藝。
“近幾年我們參加了很多文化工藝品展,大家都很驚訝,不知道同安有人做錫雕。等到我們說幾句閩南話,他們才相信。目前,同安錫雕的知名度還不夠,我們希望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它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價值,讓它成為廈門一張新的名片。”鄭天泗說。
現在他們的作品種類多樣,有大件的錫雕工藝品《爭艷》、《長壽平》,也有小件的錫制吊墜、錫雕掛畫等。他們正在潛心研究,制作出更多適合現代生活的錫雕工藝品。
工具傳統簡單
工藝繁瑣作品精美
看著這些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你大概想不到它的制作工具是如此的傳統:木錘、刮刀、銼刀、剪刀、刻刀尺子、砂紙等,電烙鐵和煤氣灶要算最先進的了。鄭天泗夫婦說,很多工具需要自己制作,像木錘。錫“硬而不剛,柔而不軟”,不能夠用鐵錘。還有石墨板,也是買一整塊的石墨來裁剪雕刻。一些剪刀是農業上專門用于修剪樹枝的。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