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8日訊 (本網記者 陳楠 通訊員 黃鳳萍)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大隱于人海,卻總在社會最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自己的手臂。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普普通通,貌不驚人,言不壓眾,卻擁有一顆人世間最無私的奉獻之心。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許不富足,卻給許許多多垂危的患者,送去了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他們用熱血點亮愛心之火,用愛心充盈生命之源。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無償獻血者--以大愛之情懷,以衛士之姿態,站立成浩瀚藍天下最美的風景,成為新時期最可敬可愛的人。
他,8年來獻血7萬多毫升
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龍巖市無償獻血標兵的王培連,這個龍巖無償獻血排頭兵,參加無償獻血八年來,一直堅持無償捐獻全血和血小板,累計捐獻血液7萬多毫升。面對驚嘆、贊美和欽佩,他自己卻輕描淡寫:“其實我并沒有做什么大貢獻,只是做一些每個健康公民都能做到的事。”
2002年元月的一天,王培連經過街心廣場時無意中看到一輛采血車,市中心血站正在那兒舉行無償獻血的宣傳、咨詢活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張宣傳單--那是他第一次接觸無償獻血,對它的理解是“獻愛心拯救生命做善事”。那時候,王培連剛從部隊復員不久,總希望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當場就毫不猶豫地捐獻了400毫升熱血。第一次拿到獻血證,王培連激動不已,用他自己的話說,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可從沒像那天那般坦然,而獻血對人體無害又可助人,何樂而不為?從此,他每年定期獻血兩次。
2006年,龍巖開始實行無償機采成分血,王培連從宣傳材料和血站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血小板對大出血的病人輸注止血治療效果很好,于是在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的引領下,于當年6月第一次捐獻了10個單位血小板,相當于全血800毫升累計。此后,他幾乎每月都要去一趟中心血站做機采血小板,堅持幾年后,他發現捐獻全血和血小板對身體健康有益無害,便開始每次機采都捐獻20個單位血小板。
一路走來,王培連遭受過很多誤解和嘲笑,有人說他傻,罵他神經病、獻血狂,可他從不往心里去。“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圖的是什么?舉手之勞,救命一條!”在王培連看來,獻血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只要能夠幫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拯救他人生命,他心甘情愿繼續傻傻地奉獻下去。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