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燈篙掛彩旗"送王船" 民俗圖片引網友關注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19 11:08? ?來源:廈門日報
我來說兩句

“王船”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吳君寧)用竹子架起二十多米高的燈桿,四周掛起彩燈和彩旗——昨日,塔埔社區居民小黃將一張燈篙的圖片發到微博,稱這是“塔埔社區‘代天巡狩’燈桿,為迎農歷四年一度的‘送王船’而作的準備”,引來不少網友的關注評論。燈篙是什么?“送王船”活動又有怎樣的歷史背景?昨日,記者前往塔埔社區一探究竟。
燈篙每支高23.75米 傳統工藝制成
六支高高豎起的燈篙,矗立在塔埔社區道路一側和社區內各處,頂端用鐵絲扎成葫蘆狀,貼上了大大的“福”字,用彩燈包圍,燈篙中部插有一桿寫著“代天巡狩”字樣的旗子,燈桿上還寫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添丁進財”等字樣,四周拉起繩索,繩索上系有五彩的三角旗,迎風招展。
記者經詢問得知這是塔埔祖厝理事會組織村民為迎接“送王船”慶典而建的。理事會的黃老先生向記者介紹說,這些燈篙前天就開始施工,每支燈篙的制作需要兩三名工人一起完成。“從一個星期前就開始準備了,要保證在昨天8點完成并立起來。”燈篙的制作要遵循嚴格的標準和傳統工藝,每支長度都在23.75米,由四節不同的材料拼接而成:底下兩節為杉木,上面兩節為竹子。
“晚上燈亮起來就更漂亮了。”網友小黃說,這些燈篙將一直矗立在社區里,直到“送王船”儀式結束后的第12天才會取下。燈篙只是塔埔社區最隆重的民俗節日“送王船”的一部分。接下來,還有更精彩的一系列民俗活動。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