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12日訊 到2016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500元以上,100%村(居)建立長效保潔機制,95%以上村(居)宣傳文化陣地達到“五有一所”要求,85%的村莊面貌明顯改觀,群眾對村級班子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農村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98%,衛生所規范化建設達標率和一體化管理率達到100%……近日,泉港區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實施意見》,著力做好“業強、民富、村美、人和”文章,力求把該區農村建設成為具有田園風光、山海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規劃指導與建設管理”工程:打造“五大”精品區塊
針對不同村莊的具體情況,泉港將按環境整治、保留改造、聚集發展、集中新建、古村保護五種建設類型進行分類,對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美麗鄉村”確定不同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分類指導、對癥下藥、分步實施,按照“五個建設層級”的要求,一個層級一個層級將工作做實,建一個成一個,建一片成一片。該區提出力爭在2016年打造出沿國道324西側以休閑旅游為特色的山水田園區塊,沿驛峰路、通港路兩側以都市化新農村及高科技產業發展為特色的都市鄉村產業區塊,峰尾區域以圭峰文化為特色的傳統文化風情區塊,沿海一線以海洋經濟和水鄉漁村為特色的美麗濱海區塊,山腰、后龍轄區以現代都市為特色的城鄉一體發展區塊等五個“美麗鄉村”精品區塊。
“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整潔泉港”行動
泉港將全力實施“整潔泉港”行動,按照“一清一保一機制”(即村莊環境衛生清潔、公共場所專人保潔、農村長效保潔機制基本建立)標準抓好村莊環境整治,進一步健全農村垃圾“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街道)中轉和區處理”的工作機制,加大污水管網、沼氣池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帶動農村水系、小流域污染整治,大力實施村莊綠化美化,建設生態美好家園。該區將探索建立以村集體和群眾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的籌資機制,加強農村衛生保潔和公共設施維護,確保供水、垃圾、污水等設施正常運行。同時,泉港要全力鐵腕整治“兩違”,在鎮(街道)建立一套專門的機制、一支專門的隊伍、“一票否決”的責任追究制度,堅持依法依規、“一碗水端平”,下大氣力堅決遏止“兩違”現象。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引導農民依法依規有序建房。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