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與貧困學子的一片情,汪志芳被評為石獅市道德模范。
資助更要“志助”
如果只是牽線,愛心人士捐款,受助學子接受,也許她不會這么累,也許深藏在每個與她有過接觸的學子心中的感動與感恩,便不會那么多。
偏遠,貧困,單親或親人患重病……在接觸中,汪志芳發現,不少受助學子因為家庭環境不好,性格變得有些自卑孤僻,有人甚至會因為受資助而覺得低人一等。特別是許多農村孩子進入大城市后,落差特別大,不少連原本唯一的成績優勢也沒了,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很多人心理容易失衡。
“經濟貧困,精神不能也貧瘠。”汪志芳意識到,資助一個孩子,每年給他幾千塊還不夠,要投入情感,用真心溫暖他們曾經飽受挫折的心,讓他們在精神上也“脫貧”。
她開始定期給他們打電話、發短信,了解他們的學習、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情況,鼓勵他們多與資助者聯系,“我希望他們有顆感恩的心,并不是說只對資助者,而是對整個社會,從資助者延伸。”
最初,孩子們都比較內向、自卑,不愿意與她或資助者多交流。鑒于80后、90后都習慣在網絡上交流,她特地創建了一個QQ群,群的名稱叫幸福家園。“出身貧寒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但今后的人生可以自己選擇。”她一直用這句話鼓勵他們。
“這里有曾獲得他人幫助的寒門學子,也有慷慨解囊的愛心人士,我們因有愛而有家”。這是幸福家園QQ群的簽名。如今,群里有36個人,很多人雖然沒見過面,卻像親人一樣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而串起他們的這條線,就是汪志芳。
在汪志芳的引導下,群里氛圍十分溫馨、融洽。年長的學生,將自己的求學方法、求職經驗、考研心得、公考心得等,毫無保留地與學弟學妹們分享。
經過與幾位資助企業家取得共識,每年暑假,都會安排他們資助的學子來到泉州,到企業里實踐。“2007年暑假,我到資助我的企業家開辦的超市實習,盡管他們都對我很好,但工作上并沒有給我特殊待遇,就是一名普通的暑假工。”時隔幾年,如今的黃國安已能真正體會汪姐和熱心企業家的苦心,他們希望他能自強、自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22張國祥大愛行義舉捐資120余萬元行善助困
- 2012-10-15永安市各級文明單位捐資數萬元支持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
- 2012-10-12九旬老人 簡辦壽慶捐資公益40萬元
- 2012-09-10承天寺開展金秋助學捐資3.2萬元 資助27位學子
- 2012-09-04武平縣公安局交管大隊捐資助學
- 2012-08-30武平縣永平鄉梁山村的鐘桂棠夫婦捐資助學
- 2012-08-30李新炎慈善基金會百萬捐資金秋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