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記者走進寧化的農村、街頭,宣傳十八大的標語、橫幅隨處可見,群眾熱議的都是十七大以來生活中的喜人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對十八大后的生活多了些許期盼。
安遠鄉里坑村曾是閩贛省委、省軍區司令部的駐扎地,是市級革命老區村。在十八大召開的隆重時刻,里坑老區村的烈士遺孀、黨員群眾及現任村兩委班子齊聚一堂,共同收看了黨的十八開幕式盛況。“這些年以來,村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村的路修通了,還喝上了甘甜的自來水,家里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兩個孩子在外面打工,家里住上了新房,生活越來越好了。”65歲的游良順,是一名退伍軍人和老黨員,見證了近年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期盼,修通虎橋頭水渠和里坑到鄒家際的公路,黨中央能給老區村有更大的支持,讓村民過上更加紅火的日子。
生活一天天富裕起來的村民們對十八大后的日子充滿了憧憬。“這些年出臺的各項惠農政策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民種地不交稅,孩子上學是義務教育。黨的政策的確是越來越好了,老百姓將來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幸福!”石壁鎮紅旗村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李忠華激動地說。
在淮土鄉鳳山村,80多歲的老黨員張河水是位革命烈士的后代,他對黨的政策深有感觸:“我現在每月都可以領到602元的政府補助,解決了大問題。”他說,十八大的召開,一定能為老區群眾帶來更多的福祉,我們老區人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小張是縣政府機關的一名工勤人員,對召開的十八大,她最關注的是收入問題。“我的收入并不高,工作很辛苦,期盼十八大后,國家經濟更快發展,我們的收入更高。”“如果再能換套大點的房子就更好了。”一位范姓公務員笑著說。他希望國家政府部門進一步落實稅收信貸土地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秩序的好轉,促進房價平穩回落。
“到縣醫院看病取藥雖然路途不遠,但排隊時間長,就醫不便,希望能有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開藥方便些。”家住城區城隍弄,患高血壓、糖尿病,每個月都要去醫院配藥的退休老人老羅表達了自己的心愿。他說,現在群眾看病的成本還是高,希望國家的醫療制度能夠進一步完善,讓每一個群眾都能看得起病。
在寧化城區的大街小巷,群眾熱議和最期盼的,歸根結底其實就是 “幸福”二字。在過去十年,寧化縣委和縣政府給力民生,讓民眾的幸福感明顯提升。老區35萬群眾期盼伴隨著十八大的召開,各項惠民新舉措接踵而至,百姓的生活得以更大程度的改善,大家的幸福感得到新提升。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