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莊園“洋中厝”藏身長樂玉田 占地9000平方 2012-11-08 08:28? 蘇燕梅 林丹?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中厝堂號為種玉堂,取意《搜神記》古書農夫楊雍伯種菜生玉之傳說。 |
古厝面積非常大,中間主廳前后二進為八扇七柱,出游廊連回廊廂房 72歲的族人鄭建威說,房子是清朝乾隆年間的,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了。洋中厝堂號為種玉堂,取意《搜神記》古書農夫楊雍伯種菜生玉之傳說。建房子的叫鄭子棟,字柱中。二進大廳掛著一個“一門好義”的牌匾,是清嘉慶二年福建布政局李殿圖因為鄭氏家族鄭國器、鄭泌若、鄭溥若等兄弟四貢生扶貧濟困、賑災救民事績,而贈匾以示嘉獎。 建這么大的房子,需要不少錢,這些錢又是從哪而來?鄭建威給主持人講了一個故事。鄭子棟的爺爺叫鄭則大,在福州開了一家襪子店,做人老實,生意不是很好,經濟很困難。有一次,幾個人把幾筐棉花寄在店里,約好一個月后來取,過期不取,就送給鄭則大。過了約定的時間,仍不見人來取,鄭則大翻開棉花,發(fā)現(xiàn)里面藏有金塊,于是發(fā)了大財。還有一個說法是,當時鄭氏族人有三進士都在京城做官,有一次到福州襪子店看望鄭則大。正好遇到道臺巡邏,鄭則大急著關門回避。三進士見了,讓鄭則大不要關門,繼續(xù)喝茶聊天。道臺經過時,發(fā)現(xiàn)鄭則大店門沒關,進去一看,發(fā)現(xiàn)里面三位大官比自己官大,于是行禮。從此以后,鄭則大生意好了,錢也多了。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