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夕,十八大代表、泉州市委書記徐鋼接受人民網專訪。 (陳英杰 攝)
愛拼敢贏鑄輝煌 “二次創業”再舉帆 ——十八大代表、泉州市委書記徐鋼做客人民網
編者按
日前,十八大代表、市委書記徐鋼蒞臨泉州晚報社,接受人民網專訪。近日人民網“對話地方領導”十八大系列訪談欄目播出了徐鋼做客人民網的視頻。視頻通過徐鋼與主持人的對話,原汁原味地展現了泉州“愛拼敢贏、輸贏笑笑”的人文品質,回顧了民營企業繼往開來、開拓進取的創業激情,展示了十年來泉州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領域翻天覆地的變化,表明了泉州推動“二次創業”,在創新轉型中創造新優勢,打造“民營經濟健康成長的樂園”的堅強決心。本網今日予以轉載,以饗讀者。
□記者 朱娟娟
十年發展變化日新月異
主持人:我們很高興請到您做客人民網。人民網近期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叫“科學發展、成就輝煌”,也是地方巡禮的一個活動。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泉州在過去十年當中發展的基本情況。
徐鋼: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僑鄉。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前,泉州是福建省經濟最落后的地區之一。但是這個地方始終蘊含著強大的發展社會基礎、人文文化。改革開放,就像一縷春風吹拂泉州人的心底;就像一把火,在泉州熊熊燃燒。所以改革開放30多年來,泉州逐步發展起來,健步走進新的時期。現在泉州市已經成為福建省經濟總量最大的地區,而且是連續第13年領跑福建省。
泉州是著名的僑鄉,也是福建人口最多的地方。泉州人都說我們有三個泉州,一個是本土泉州,還有海外泉州,另外一個泉州,就是在國內各個地方、各個省市的泉州,這三股力量推動泉州的發展,這十年當中泉州發展變化應該說是很快的。
首先是經濟發展。十年前,我們工業總產值2000多億元,現在達到了一萬多億元。泉州的產業從小到大,泉州的中國馳名商標已經有80多個,泉州的上市公司有76家,泉州的億元企業,在五年前也就600多家,現在約有1500家。經濟的發展,讓泉州GDP在今年躍上可能沖刺五千億元的關口,人均GDP已經達到全省最高水平。從整個情況來看,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泉州經濟發展水準、質量大大提高。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