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兩名學生設計出三環路“療傷”方案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07 10:14? ?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欒利鵬設計的之字型橋梁透視圖
東南快報訊(記者齊榕)福州三環路讓城市變得方便快捷,但你是否注意過道路建設后未及時得到修復的生態遺留問題?福建農林大學的兩名學生在他們的畢業設計中就注意到了,并撰文研究,設計出一個環境“修復、保護、防護”方案,設計還在第八屆全國高校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中獲優秀獎。
鬼洞山像一個被“燙傷”的美女
鬼洞山位于倉山區淮安半島上,是閩江穿越福州市區分叉口的交叉地帶,屬于地殼波動形成的堆積山丘。由于閩江河流沖擊山脈四周被厚厚的泥沙紅土覆蓋,日積月累形成如今的鬼洞山風貌。因福州三環路淮安段修建時需填埋烏龍江沙灘,開挖鬼洞山,導致地表土層被開挖。鬼洞山地表生態受到影響。
“以前的鬼洞山有湖,有沙灘,綠樹覆蓋,非常美,現在的鬼洞山就像一個被‘燙傷’的美女。我們應該想辦法幫她治療,讓她變得漂亮起來。”福建農林大學2011屆學生欒利鵬說。
于是,欒利鵬花了近半年的時間來研究這個問題,并把它作為了畢業設計的內容。她的設計作品通過古樹木螺旋保護、高低植物組合運用、地面木棧道設計等,打造出集修復、保護、防護于一體的景觀恢復體系,根據設計,三年后鬼洞山被破壞的地表土層無水土流失,十年后生態達到平衡。
“可以根據自然地貌的特征,進行向內向外的擴張,用路橋跨越的手法,在龜裂的地表上騰空構架‘之’字型的廊道,宛如閃電懸浮在坑洼的石壁上,形成立體景觀……同時還可以加入人文地理文化,設立不同的木棧道道路,其中分為高空視線木棧道和地面穿越樹樁、巖石木棧道,感受不同的地形景觀,開啟視覺上不同的效果。”對于光禿禿的山包,欒利鵬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