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亭”托起溫州文明新高地
文明內化踐之于行,愛心筑就幸福之城。在紅日亭精神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草根公益”的隊伍。中央文明辦有關負責同志認為,“冬暖夏涼”的紅日亭,是溫州民間慈善的地標,是傳遞和凝聚善與愛的紐帶。
幾十年間,紅日亭愛心公益點雖歷經城市變遷,但城市的愛心接力每天都在上演。紅日亭開支光施粥這塊,柴、米、油、水、電,每天都要支出1000來塊,全部來自好心市民的自發捐助,幾乎每天都有物資或愛心款送到紅日亭。今年僅上半年市慈善總會就收到了14萬來自民間的紅日亭定向捐款。善舉背后,正是廣大市民強大愛心的支撐。
在這500多處伏茶點,每天服務時間最長的是瑞安萬松山涼茶點,每天供應時間達13個小時,而且一年365天,天天供應涼茶、白開水;歷史最長久的伏茶點是甌海梧田大堡底路87號的陳海珍女士家,她家三代燒伏茶數十年。在“紅日亭”精神感染下,企業老板開辦“五元愛心餐”連鎖素食店行善等等愛心之舉遍地開花,他們把社會愛心傳遞到需要幫助的困難人群,體現了同舟共濟、樂善好施、慈善博愛的“紅日亭”精神。
從個體獻愛到團體集愛,愛心匯聚,溫暖全城。溫州數十萬名志愿者加入到了愛心服務行列。全市目前有各類志愿者服務隊2500多支,志愿服務站367個,志愿服務基地538個,注冊志愿者28萬余人。同時,相繼開通了“溫州志愿者”、“溫州星火義工之家”、“溫州新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志愿者服務網站。在網站上,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可以進行項目發布、人員調配管理、服務評價與激勵等功能操作,有效實現項目、資金、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四位一體”的對接。志愿者隊伍的不斷壯大,解決了“紅日亭”施粥(伏茶)鋪等愛心陣營人手緊缺的難題。
助推公民道德建設,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慈善品牌,溫州市近年持續開展“道德模范”、“感動溫州十大人物”等系列評選活動,從民間“草根”群體中選樹道德典型,用身邊的典型教育引導身邊人。“紅日亭”集體獲得了“感動溫州十大人物”稱號,這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身邊的溫暖,滋長了向善的力量。各地溫商和溫州民營企業,紛紛響應當地黨委、政府“做富而好仁富而好禮溫州人”的號召,參與到獻愛心行列,為慈善事業貢獻力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1-05向善的力量——“朱邦月精神”傳遞八閩大愛
- 2012-10-25英雄無聲接力向善的力量 2012龍巖好人感動百姓
- 2012-09-06(隱形好人向善力量)靜悄悄的善舉 不停歇的暖流
- 2012-09-04以微光照亮“向上向善向美”之路
- 2012-08-31“免費饅頭”向社會傳遞向善的正能量
- 2012-08-30小小饅頭的向善能量
- 2012-08-29隱形好人 向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