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福州港
10年一瞬,春華秋實。
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福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砥礪奮進,奮勇爭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輝煌成就。
在科學發展思路的指引下,今天的福州已邁上跨越發展新高度,奏響開放發展的主旋律。
經濟總量連攀高峰
10年,對于福州意味著什么?
2002年~2012年,非同尋常的10年,福州乘著海西發展的春風,在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征程中,寫下了激情蕩漾的“福州篇章”。
在這“黃金10年”,福州實現了發展速度、質量與效益的統一,經濟總量連攀高峰,綜合實力持續增強。10年來,福州的分量越來越重:2002年、2008年、2010年,福州地區生產總值相繼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和3000億元大關,2011年達到3736.4億元。
工業經濟是城市發展引擎和動力。這10年,福州工業規模持續做大,到2011年,工業總產值已實現5873.4億元,已形成機械裝備、紡織服裝、輕工食品等3個千億產業集群和4家百億企業。全市工業經濟加快向江陰、羅源灣兩大港區為重點的南北兩翼集聚,2011年,兩翼工業總量占全市比重達到51.5%。
項目就是增長點,投資就是爆發力。去年以來,福州市又出臺加快發展總部經濟等10多個政策措施,強化“三維”對接,進一步助推工業發展。在去年全省“三維”項目對接中,央企投資福州位列第一。今年海交會福州又簽下“三維”項目377項,全面提升了工業經濟發展水平。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這些年不斷整合山海人文旅游資源,培育形成了三坊七巷、船政文化等國家級旅游景區,溫泉游、閩江游、文化游等三大旅游品牌,獲評“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溫泉之都”,目前正傾力打造鼓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福州大力發展水產、畜禽、果蔬、食用菌以及茶葉、竹木等特色優勢產業。2011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553億元。
海是福州的優勢。10年來,“海上福州”建設扎實推進,海洋經濟蓬勃興起。2011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實現1539.5億元,占全省海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強。在服務業方面,福州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的優勢,服務業發展布局趨向合理,體系日漸完善。目前,在榕投資或建立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達87家,開放發展之路越走越暢通。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