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道路建設不斷向大山延伸。
出行日趨舒適
交通從此“步入坦途”
出門有舒適的動車,到機場更有安全快捷的大巴。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的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也是“水漲船高”。寧德的交通運輸業已經呈現“步入坦途”態勢。
道路運輸成為綜合運輸體系中唯一具有“大動脈”和“毛細血管”雙重功能的運輸方式。運輸企業蓬勃發展。全市現有客運企業45家,開通客運班線672條,平均日發22720班次,有運輸業戶4000多家(含個體業戶);運力結構進一步優化??蛙囓囆统孢m、豪華、安全、環保方向發展,從原來的解放、揚子等普通低檔型客車發展到現在的凱斯鮑爾、奔馳、宇通等高檔型客車,高中級客車達2046輛,占營運客車總數的62.26%;農村客運網絡化進程加快,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30多條,全市100%的鄉鎮和近90%的行政村開通了客運班車;在水路方面,先后開通了廣東、上海、港澳等航線;運輸場站面貌顯著改觀。寧德客運南站、福鼎南北站、古田東站、霞浦新站等已投產或即將投產,全市共有汽車客運站33個,形成了“一地多站”的格局;對臺貨運直航取得重大進展。2004年12月25日,城澳港碼頭運輸石料實現首次直航馬祖;2006年10月13日,國臺辦正式批準增設寧德城澳、白馬港區為臺灣地區金門、馬祖、彭湖直航貨運口岸……
預計2012年,全市將完成道路客運量660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6.52億人公里、貨運量1800萬噸、貨運周轉量38億噸公里;完成水路客運量25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4620萬人公里、貨運量550萬噸、貨運周轉量30億噸公里;新增港口貨物吞吐能力500萬噸,港口吞吐量力爭突破2500萬噸。
在此基礎上,我市還將規劃建設貨運樞紐站24個(含物流園區)、客運樞紐16個,打造便捷高效的現代交通運輸物流體系。
加強科技創新
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路面改造、災害防治、安保工程、橋隧整治、公路綠化五大養護工程不斷得到加強,交通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綠色低碳交通成為發展主流,綠色通道建設得到加強。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四綠”工程實施方案,加快綠色通道建設,綠化提升859公里,宜綠化路段綠化總里程達到1372公里,綠化率達到88%;完成路面改造424.86公里、安保工程1168公里,全市年平均綜合好路率81%、干線好路率91.8%;綠色交通運輸得推廣。大力推廣清潔能源車船進入交通運輸市場,實現總質量3.5噸以上新增道路運輸車輛100%達到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積極推動瀝青、鋼材等資源的再生和循環利用。
科技注入實現交通運輸智能化。近些年來,“科技興交”戰略得到了深入實施,全市交通系統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寧德港務局、寧德市汽運集團公司公司門戶網站相繼建成并有效運行,市交通運輸局和福鼎、柘榮、壽寧交通運輸局、寧德港務局、市汽車運輸集團公司局域網完成架設并通過驗收,市交通運輸局與九縣(市、區)交通(運輸)局、寧德港務局視頻會議系統完成安裝并投入使用,信息化平臺初具規模,有效推進了辦公自動化、電子政務信息化;推廣運用營運車輛GPS動態監控系統、全市道路運政管理系統、地方海事船檢系統、聯網售票系統;勘察設計科技含量也在不斷提升,普遍應用GPS衛星定位系統、全站儀等科技含量較高的外業測量儀器,廣泛使用橋梁大師、CAD路線設計等軟件,并建立局域網,實現了生產部門計算機網絡化。
![]() |
![]() |
責任編輯:陳楠 |